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突发·现场 正文

宁波器官捐献背后的故事:一边是死亡 一边是新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1-30 07:08:43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越来越多的信心

  协调员们坚持下去的动力,是重获新生的美好。

  一个月前,华永飞刚给一名来自天台的夫妇做了肝移植手术。患者是个贫困的外来务工人员,肝硬化,原本希望渺茫。但是比他小了10来岁的老婆说,不惜一切代价要救。她没日没夜地打工,在没有确定肝源的情况下就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巴巴地等着,终于等到了,手术也很成功。

  恩爱夫妻能白头,是件多么好的事。同病房的患者又感动又羡慕,同时也感慨:“在中国,捐献的人实在太少了,每人都想从锅里舀汤,却不愿往里头兑肉。”

  旁边老公插了一句:“你能做到吗?如果我出了意外,你愿意捐出器官吗?”

  老婆“啪”地打了他一下,“不是还要去赶飞机嘛,能不能不说这么难听,赶紧给我呸三声!”

  华永飞在一旁听着,若有所思。

  这是很多协调员的共识,器官捐献,其实不止是一个道德和伦理的问题,更是一个文化和生死观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氛围下,很多人对于死亡连谈论都忌讳,何况真实面对呢?我们出行要看黄历、考试要求签、做生意结婚都要取黄道吉日,说到底,是不太愿意接受意外和痛苦;但一些西方国家,对于死亡要比我们坦然的多。很多人相信身边的人都是兄弟姐妹,死亡只是短暂地分开,最终都会生活在一起,这样就会慷慨很多。在美国,大部分州采用了领取驾照时登记捐献器官意愿的制度。纽约州规定,年满18岁的公民可在申领驾照或驾照延期申请表时,签字成为器官捐献者;比利时和西班牙,采取的政策则是“默认捐赠”:你必须明确拒绝,否则就等于你默认死后会捐献器官……而中国,你我之间,大家与小家之间,分得太清楚了。

  但是,逐渐增长的捐献数字,也让协调员们对未来有了越来越多的信心。

  鄞州二院器官捐献办公室副主任凌晖讲了这么一件事,11月1日晚上,鄞州人民医院有位重症病人脑死亡。他和章娉立即赶去时,病人家属都已经从湖北老家赶来,包括正在念高三的女儿小蔡。

  当时,小蔡打破众亲友的一片沉默,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同意:“爸爸总是要我做好人,要我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他说过,做些好事,帮助别人,自己心里就会快乐。我相信,爸爸一定会支持我这么做。”

  一番话,凌晖十分感动。得知小蔡家境困难,父亲出事后缺了顶梁柱,彻底失去了经历来源。凌晖当场表示,小蔡将来考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他愿意承担。

  “努力了这么久,我从小蔡身上看到了这代人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在这条路上走得越来越轻松。”凌晖说。从刚开始的困难重重,到现在一点点看到光明前景,“我们现在做得这些事情,最大的愿望就是若干年后,我们的国家不再有我们这支所谓的‘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东南商报  记者 樊卓婧 陆麒雯 通讯员 谢美君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