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稳定、基础、原创、科学评析者:化学学科组
一、基础性
考查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考查,总体上与往年相似,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客观题考查了化学学科素养、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无机离子的推断以及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转化等;主观题考查了无机物组成的推断、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
二、原创性
所有试题均为原创,体现公平。试题内容以学科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例如: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解水制氢,恒温恒压条件下的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I2/CCl4混合溶液的分离与碘的提纯等。试题有适度开放性,使学生有更大的思考空间,能够进行合理的知识迁移。
三、科学性
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关注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密切联系。例如:液晶的特性;氨水体系中随CO2通入,溶液pH和各物种的变化趋势图;香料肉桂酸苄酯的合成;重要还原剂NaH、NaAlH4的制备;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流程;海带中碘含量测定和碘的制取等。这些内容及相关问题设置都源于科学研究成果或工程应用实际,科学严谨。
生物
难度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评析者:生物学科组
一、稳中求变,变中创新
试卷结构、题型、分值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并体现深化课改精神,不再将选修3列入考查。考查内容分布合理,保持历年来强调主干、凸显能力、重视教材、联系实际的命题风格,不出偏题、怪题和超纲题。突出主干知识“细胞周期、光合作用、植物激素调节、动物神经调节、遗传与变异、种群与群落”等的考查。更大程度上考查了知识的全面性,加强了试题综合度,强化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完整结构。
试题题干严谨简明,设问指向科学明确,且按从易到难的认知程序设置。试题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文性。与往年相比,试卷难度保持相对稳定并略有下降,有利于向学考和选考过渡,助力新高考改革。
二、突出能力,减负导向
围绕“理解与表达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四大能力命制试题。试题情景主要选自科技、生产和生活实际,如第1、3、6、30和31题等。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及其综合运用能力,淡化死记硬背,避免题海战术,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和高校人才选拔,体现了高考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导向作用。
三、注重实验,强化创新
试题注重考查实验和探究能力,符合生物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如第31题通过对实验思路的设计和推理得出结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较好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考查。
宁波晚报 记者 沈莉萍 通讯员 鲍夏超 整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