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
父:不严是出不了成绩的
13岁那年,陈蓓小学毕业,其武术功底已到了相当水平,陈汝华很清楚,在宁海,已经没有教练可以教得了她。他开始四处奔波,为女儿寻找老师。
这个没读过几年书,当时还没怎么出过宁海的男人,用的是最原始的办法,到上海一家家体校去打听。先实地考察,远远地看教练给学生上课,掂量教练的水平,观察教得是否用心。觉得靠谱的,他得等到教练空下来,再向教练推荐,等教练点头了,再把女儿带到上海面试。
那段时间,陈汝华每天一早揣着地图出门,晚上就在路边找个旅馆歇脚,尽管又累又饿,他从没想过要放弃,因为他知道,他一放弃,就意味着女儿的半途而废。
终于,在陈汝华跑了许多地方后,上海有一名老师答应收陈蓓为徒。小学毕业那个暑假,陈蓓在上海体育学院后面弄堂的小房子里住了两个月,跟着老师进步飞速。几个月后,这名老师去了美国,就把陈蓓推荐进了上海体育学院。
“我当时真的觉得,一块石头落地了,也算是对得起她了。”说起那段往事,陈汝华还是一脸的自豪。因为他知道,这意味着把女儿送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拜师没多久,陈蓓就去四川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比赛。陈汝华说,当时他心里很笃定,觉得肯定没问题,果然拿了冠军。此后十余年,奖牌就没有断过。
女儿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从不叫苦叫累。唯一一次小插曲,是他到上海看望女儿的时候,发现她的耳朵处有伤口,一问,得知是被教练扯破了的,还到医院去缝了好几针。
“我当时也挺心疼的。可是能说什么呢?不严是出不了成绩的。”陈汝华理解教练,只是跟教练说,下次敲打的时候,看着点地方。
女:没有退路,说什么都没用
陈蓓告诉我们,那次耳朵被扯破,只是许多“小插曲”中的一件。还有很多事,她不说,父亲也不问。
她已经不记得那次是因为什么原因被罚,教练严格得很,如果训练没有达到要求,说了几遍还没改,或者接连失误,动手是很平常的事。那次挨打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只是突然发现脖子后面凉凉的,一摸,一手的血。
多年后,她把这当作一件趣事来说,因为已经慢慢理解:教练自己也是这么长大的,运动员一代一代都这么熬过来。教练承受的压力更大,每次比赛他都不敢在现场看,她比完赛,在赛场外面找到教练时,地上总有一堆烟头。
在“出成绩”的期待下,高压是可以被默许的,它逼出了极大的承受力。
陈蓓记得,那时候学校规定早上5点半必须到训练场,迟到是要挨罚的。至于罚跑10圈,还是马步半小时,则看教练的心情。为了不迟到,这些女孩子不到5点就醒了,穿好衣服铺好床,然后和衣再躺着,一听到铃声就冲出去。
她和队友都很少被表扬,不会从鼓励中得到自信,每天战战兢兢卖力训练,就是为了不挨骂、不被罚。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