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英杰 张伟方 项一嵚 通讯员 曹刚 刘芳
开发区与所在地乡镇,常有“不得不说的事”:开发区主攻招商引资,乡镇统筹综合发展,如同“兄弟俩”,但条块分割、“分灶吃饭”让沟通成了难题,尤其在一些具体工作任务上,经常各执己见、各自为政,无法一条心,“两张皮”的困境,在全国普遍存在。
规划面积168平方公里的慈东片区,过去十年也经历过这般窘境。
2004年起步的慈东工业区,当时的定位仅是中小企业集聚地。随着工业区的不断壮大和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慈溪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将原龙山、三北、范市三镇合并为新龙山镇,并与慈东工业区实行片区统筹,一体考虑产业区和城镇化,统筹慈东发展。
毗邻宁波城区的慈东,渐渐站到慈溪发展舞台最中心。但区镇“各自为战”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滨海区有土地有政策,却因缺乏配套事业而少有大项目落地;镇上已有建设基础,但因缺乏资金,无法跳出乡镇发展的旧框子。
怎么破?2014年,随着慈东滨海区升格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慈溪市委、市政府打破原有的行政壁垒,龙山镇与滨海区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实行“区镇合一”,长远布局区镇融合“一盘棋”。
区镇融合一年多,改革红利初步释放。在招商难招、新城难造的大环境下,慈东片区发展逆势上扬。今年前8个月,区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60亿元,同比增长8.9%,全年工业产值可望突破660亿元,财政收入11.83亿元。
区镇融合之乐章,为何奏得“靠谱”?笔者到龙山探究其改革轨迹及启示。
启示一:
抓住班子融合牛鼻子
“两张皮”变“一盘棋”
开学以来,龙山中学校风大变样,迟到的少了,讨论习题的多了。“以前8个班级只能招满5个,今年满员,分数线还比慈溪普高录取线高5分!”谈起慈溪中学和龙山中学组建教育联盟学校,龙山镇文卫副镇长、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徐红平笑逐颜开。
镇级高中攀上省一级重点中学的“高亲”,得益于区镇“联姻”。而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以前,区镇职能交叉划分不清,像‘两张皮’。”慈溪市委常委、龙山镇党委书记兼滨海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孙黎明谈起“一条路的变化”:区镇间的伏龙路因为体制问题,过去一直小修小补,老百姓意见很大。区镇合一后,开发区出资4500万元,镇里派人维护,原本很难单独解决的问题立即搞定。
“关键是抓住了班子融合这个‘牛鼻子’,班子成员在龙山镇和开发区交叉任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区镇的“双料”规划建设局局长谢志坚说,领导带头促进要素重组,各项建设大有起色。比如,灵峰浦-跳头浦公路工程、长邱线延伸段工程已开工,预计明年通车。
机制理顺,职能厘清。区镇优势互补,既不“抢着上”,也不“踢皮球”。
龙山镇成为开发区的“总后方”。以班子为龙头,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机构由镇向区延伸,实现区镇全覆盖。
开发区用发展成果反哺龙山。龙山公交中心站投用后,慈东片内城乡公交线路将增至5条,连接其他区县的线路也将在此汇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