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陈效平不断托家人购买文学作品的录音带,每天如饥似渴地倾听。但久而久之,可供选择的录音带越来越少。后来,他找到了一款专供盲人使用的读屏软件,通过读屏软件,他学会了电脑操作,开始用耳朵重新与文学相伴。
写作:每年30万字出版量的高产作家
在日复一日的听书中,陈效平萌发了创作的冲动。“失明后,我的心反倒静了下来,没了烦躁感。”初次创作,陈效平花3个月时间写了一部8万多字的长篇武侠小说。
从这里起步,陈效平在文学创作的路上不断前进,两年前凭借小说《挖出来的风波》及其在民间文学创作中的综合成就,获得了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之新故事创作奖,全国获此殊荣的仅有5位民间文学作家。(注:“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大奖,与电影“百花奖”、电视“金鹰奖”、戏曲“梅花奖”、舞蹈“荷花奖”等,同属我国文艺界最高奖项。)
现在,陈效平的工作效率基本保持在每年30万字的出版量。“《故事会》、《故事林》、《今古传奇》、《山海经》……国内主流的故事刊物,几乎都刊出过我的作品或有专栏约稿。”记者算了下,平均下来,每个月要有2万多字的出版量,对于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而言,这都可以称得上是高产。
“有时一些作品得了奖,对方来电需要出席颁奖礼,但我一般都很抱歉地回答,身体不方便。经不住对方细问,我就说出自己是盲人的事情,对方难以置信。”陈效平说,既然选择了作家这条路,就要用作品来说话,看重文学本身的价值,至于自己的故事,还是少说为宜。“就算到现在,很多合作的杂志主编也都不知道我的身体状况呢!”
对一个盲人而言,要写出一本书,究竟有多艰难?陈效平说,先要五笔盲打,再用口播的形式反复听自己是否打错字了,有时候一些多音字还真让他犯了难。
针对这个难题,陈效平总结了若干破解方法。遇到吃不准的同音字,就打与之相关的词语或成语,然后将需要的这个字单独挑出来。或者,他把要打的这个字放到百度中去搜索,根据相关内容确定对错……“可以说,同样写1万字,我花的精力比人家要多好几倍。”
生活:打扫、养花、炒股、玩QQ,样样没问题
尽管是不太需要出门的纯正“宅男”,但陈效平还是保持着每天早起早睡的习惯。7点起床,8点多就坐在电脑前开始工作了。一日三餐,都由住在3公里外的母亲前来料理,“一般隔一天来一次,煮几个菜,够我一个人吃两天的。”
而出人意料的是,家里收拾得如此干净整洁,竟全出自陈效平之手。“打扫擦地、洗衣蒸饭都是我自己来,通过光线判断,太阳好了就挂出去,天阴了就收回来。”
打开电脑,除了写作、阅读类工具,记者发现腾讯QQ、炒股软件竟也安装在陈效平的桌面上。“通过读屏软件,可以把屏幕上的信息转化成文字,再转化成语言,很简单的。”
现在陈效平的“朋友圈”基本就是两类人:文学圈的新朋友和以前同事朋友等老朋友,大多依靠QQ联系。作为一个1997年就开了户的老股民,陈效平熟练地点开他的自选股,敲击键盘输入某支股票代码,语言报送称,该股即时价为26.87元。“现在基本不太看了,有的股亏得比较多,也就丢那里不管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