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大学生将现代化技术植入农业大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4-09 11:03:10 报料热线:81850000

  不久前,宁波大红鹰学院三个学计算机的理工科男生与农业大棚结缘,三人联合开发了一个新玩意儿———农业检测管理系统,促成了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一次小碰撞。

  智能检测系统摘特等奖

  “滴滴”报警声音响起,“检测到大棚温度高于设定值,请立即前往检查。”这是学生左祎栋手机上收到的一条信息,而信息的“发送人”就是他们开发的一个新玩意儿———农业检测管理系统。

  进入该手机APP,不仅可以远程就操作实验用的大棚,还可以观察到实地的情况,而软件会实时监测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气体成分,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将操作提示发送到使用者的手机。简单来说,即便是一个完全不懂农作的人,也能在软件的帮助下,种出各种农作物。

  更厉害的是,这个智能大棚系统还有活物检测功能,能根据棚内声波的变化结合声响大小,分辨出是否有人出入,既防盗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田间值守的辛苦。

  这个由宁波大红鹰学院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1班的左祎栋、许景宗、王豪杰三人设计的“农业检测管理系统”还获得了第十一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边自学边向农民请教

  左祎栋从小在农村长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左祎栋每次回家都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留守务农的大多是老年人,有些田地因为无人打理而日渐荒废。左祎栋常常想,怎么样才能把学的知识用到农业上,让种地变得更轻松。

  于是,左祎栋开始了研究。他查阅资料发现,虽说农业智能化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及,并达到了相当高地水平,而在我国则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农业的高科技电子智能控制设备,在我国相关领域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左祎栋团队设计的方案是在具有监测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体等环境变量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加入了数据库、GPRS模块等,具有一体化控制、高移植性,同时能控制多个大棚,加入了数据挖掘和电话、短信报警等创新型功能。

  然而,对没有务农经验,甚至有些专业课都还没来得及上的团队成员们来说操作起来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于是,他们自学相关专业知识,并花大量的精力在网上找寻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各种数据,并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教。

  队员许景宗一直对软件设计兴趣浓厚,在设计程序时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还没有涉及,他在王景丽老师的指导下翻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跟着网上的教程没日没夜地学习了几天,在短时间里实现了手机、电脑、大棚三个控制终端的联合运用。连老师都忍不住佩服他刻苦钻研的劲头和超强的自学能力。

  在团队对土壤湿度传感器和主控板进行连接时,发现少了个连接的代码,少了它整个系统都无法激活,它就像是一把打开系统大门的钥匙。情急之下,左祎栋想到了“万能的淘宝”,在热心的淘宝卖家帮助下,解决了这个难题。

  好不容易大棚初具雏形,完成最后的底座喷漆,没想到这个简易的模型放在实验室外晾干时竟被阿姨当成垃圾捡走。三人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只能连夜赶工再重新做了一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人设计的“农业检测管理系统”获得了第十一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比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特等奖”的荣誉。许景宗发现,经过这次备赛他已经能在大部分课程的学习中游刃有余,甚至不用课程结束,他就能独立完成期末作业,左祎栋也拿到了三等奖学金。这三个平日里成绩平平的好伙伴在上个学期末每个人的绩点都在3.0以上,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左祎栋和他的伙伴们在取得不俗的成绩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我要让我们的‘农业检测管理系统’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种植中去!”左祎栋信心满满地说。

  东南商报吴彦 王轶群沈晨露钱佳雯

编辑: 杜寅

大学生将现代化技术植入农业大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4-09 11:03:10

  不久前,宁波大红鹰学院三个学计算机的理工科男生与农业大棚结缘,三人联合开发了一个新玩意儿———农业检测管理系统,促成了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一次小碰撞。

  智能检测系统摘特等奖

  “滴滴”报警声音响起,“检测到大棚温度高于设定值,请立即前往检查。”这是学生左祎栋手机上收到的一条信息,而信息的“发送人”就是他们开发的一个新玩意儿———农业检测管理系统。

  进入该手机APP,不仅可以远程就操作实验用的大棚,还可以观察到实地的情况,而软件会实时监测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气体成分,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将操作提示发送到使用者的手机。简单来说,即便是一个完全不懂农作的人,也能在软件的帮助下,种出各种农作物。

  更厉害的是,这个智能大棚系统还有活物检测功能,能根据棚内声波的变化结合声响大小,分辨出是否有人出入,既防盗又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田间值守的辛苦。

  这个由宁波大红鹰学院1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1班的左祎栋、许景宗、王豪杰三人设计的“农业检测管理系统”还获得了第十一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边自学边向农民请教

  左祎栋从小在农村长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左祎栋每次回家都发现村里的青壮年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留守务农的大多是老年人,有些田地因为无人打理而日渐荒废。左祎栋常常想,怎么样才能把学的知识用到农业上,让种地变得更轻松。

  于是,左祎栋开始了研究。他查阅资料发现,虽说农业智能化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相当普及,并达到了相当高地水平,而在我国则处于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农业的高科技电子智能控制设备,在我国相关领域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左祎栋团队设计的方案是在具有监测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体等环境变量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加入了数据库、GPRS模块等,具有一体化控制、高移植性,同时能控制多个大棚,加入了数据挖掘和电话、短信报警等创新型功能。

  然而,对没有务农经验,甚至有些专业课都还没来得及上的团队成员们来说操作起来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于是,他们自学相关专业知识,并花大量的精力在网上找寻最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各种数据,并向经验丰富的农民请教。

  队员许景宗一直对软件设计兴趣浓厚,在设计程序时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还没有涉及,他在王景丽老师的指导下翻阅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跟着网上的教程没日没夜地学习了几天,在短时间里实现了手机、电脑、大棚三个控制终端的联合运用。连老师都忍不住佩服他刻苦钻研的劲头和超强的自学能力。

  在团队对土壤湿度传感器和主控板进行连接时,发现少了个连接的代码,少了它整个系统都无法激活,它就像是一把打开系统大门的钥匙。情急之下,左祎栋想到了“万能的淘宝”,在热心的淘宝卖家帮助下,解决了这个难题。

  好不容易大棚初具雏形,完成最后的底座喷漆,没想到这个简易的模型放在实验室外晾干时竟被阿姨当成垃圾捡走。三人找了一圈都没找到,只能连夜赶工再重新做了一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人设计的“农业检测管理系统”获得了第十一届“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物联网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

  比赛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特等奖”的荣誉。许景宗发现,经过这次备赛他已经能在大部分课程的学习中游刃有余,甚至不用课程结束,他就能独立完成期末作业,左祎栋也拿到了三等奖学金。这三个平日里成绩平平的好伙伴在上个学期末每个人的绩点都在3.0以上,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左祎栋和他的伙伴们在取得不俗的成绩之后,并没有就此止步。“我要让我们的‘农业检测管理系统’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种植中去!”左祎栋信心满满地说。

  东南商报吴彦 王轶群沈晨露钱佳雯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