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9 12:24


老师正在教学生用五谷作画。(陈结生摄)
昨天上午,王升大博物馆推出“五谷作画”青少年体验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参观。
昨天,现场挤满了宁波市实验小学的学生。曾获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第一名的丁萍老师,先从“五谷是什么”说起,指着屏幕上的画告诉小朋友们:稻,俗称水稻大米;黍,俗称黄米;稷,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见孩子们能识别五谷了,丁老师又告诉他们五谷的来历,然后教他们用五谷作画。孩子们拼出了各式各样的“五谷图”,有热带鱼、金猴、长颈鹿等小动物,也有夏日沙滩、乡野别墅等风景。通过自己的“劳动”,孩子们加深了对五谷的记忆,更认识到“粒粒皆辛苦”的粮食是多么来之不易。
据介绍,“五谷作画”青少年体验活动是王升大博物馆在传承非遗项目“王升大粮油食品加工技艺”的基础上,推出的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系列活动,自去年3月推出一年来,深受广大师生和孩子家长好评,现已被列入宁波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首批优秀课程,还被评为全省博物馆青少年优秀教育项目,本月底还将去参加全省“十佳”青少年教育项目展示活动。
此外,王升大博物馆还在不同时令季节推出不同的米食糕点制作体验活动。王升大第四代传人王六宝说,“我们还计划出版《王升大米食文化》,要让市民都能体验制作宁波人的传统食品,这是王升大博物馆的一个‘粮食里的文化梦’。”(记者南华 通讯员沈松虎)
编辑: 孙研
- 母女大街上捡1.46万 1个月无人领
- 广东汕尾原公安局长翻供 称遭纪委诱供
- 江苏高考生怀疑考卷被误判 欲查卷被拒
- 男子省钱2年未回家 返乡发现妻子怀孕
- 老人患老年痴呆 花2000买床上用品治病
- 希拉里大打亲民牌在纽约乘地铁 与乘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