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宁郡地舆图里的大梁街一带,标有广慧桥、万寿寺,以及鄞县城隍庙。
唐长庆元年(821),明州刺史韩察“撤旧城,筑新城”,将地方行政中心迁入今天的鼓楼门内。70多年后,刺史黄晟筑罗城,原先鼓楼那圈范围相对小,变成了“子城”。
宁波老城,就此基本定型。此后1000多年,未有大变。
唐代明州城的空间格局并不明朗。一直到南宋,首部比较详细的地方志《宝庆四明志》出炉,才让我们对城市空间有了最基础的想象。
当时的明州,“梁水而楹,跨衢而宇”。城内道路,东西向以子城前贯穿全城的大街为主干线,南北向以从子城南门通往罗城南门的大街为主。大梁街、小梁街等均位于这条路两旁,南宋即存。
《宝庆四明志》载当时全城大小街巷约五六十条。这批道路,可以说是宁波最早的一批街巷。
大梁街西首,自西向东拍摄。
信仰的集散地
今人想到大梁街,首先想到的大概是美食。这条路,东西连接开明街与解放南路,很有些闹中取静的意思。但因毗邻天一广场,商业方面优势不大,只能靠发展出一些“网红”,在人们的味蕾中留下记忆点。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梁街与美食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一个信仰的集散地。百年前,大梁街自西到东横向分布着万寿寺、教堂、鄞县城隍庙等一批建筑。中外信仰、民间供奉在一条街上互不相扰、“和平共处”。今天,禅寺、县庙均不在,只有一座教堂幸存。
这座教堂名基督百年堂,是1948年中华圣公会为纪念英国圣公会两位宣教士登陆宁波开创传教事业100周年,在原仁义堂基础上而建;1958年起,该地成为市内各教派的联合礼拜堂;1966年,教堂活动因“文革”停止;1979年复堂,是全国第一个恢复宗教活动的教堂。1993年,教堂原地重建,可容纳2000人同时礼拜。
鄞县城隍庙就没这么幸运。历史上,宁波有府县两级行政机构,反映神庙崇拜上,也就有府县两个城隍庙。跟宁波城有府学和县学两个“孔庙”是一个意思。
城隍是城市之神,也是一座城市庇护神。府城隍庙,也称郡庙,在县学街,今年刚完成修缮重新开放;县城隍庙比郡庙设立晚得多,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在大梁街始成,被称为新城隍庙。
新庙的香火没有老庙旺盛。相同的是,两处城隍菩萨的打扮都是地方官,朝服乌纱,正襟危坐。据说,城隍庙是阴间的政府,掌管着全城人的灵魂。人死后,需要先到城隍庙里接受“末日审判”,然后才被解往阴司地府。
据《申报》宁波史料,一直到1927年,宁波新城隍庙还有公堂裁决,决定一些地方事务。解放后,新城隍庙改为大梁街小学,神庙功能渐渐丧失。1998年,海曙区学校布局调整,大梁街小学并入广济中心小学,县庙原址最后一丝印记也就断了。
1914年最新宁波城厢图,大梁街一带有智慧桥、教堂、万寿寺和邑庙。
禅寺背后的“海丝”步履
大梁街、小梁街,地方志上并没有明说它们因何得名。据地理状况和字面含义看,“梁”字或源于“桥梁”。
宁波老城水系发达。《宁郡地舆图》显示,大梁街西原有一座广慧桥,东西向横跨河道。方志载,大梁街原有广慧院,建于唐,初名慧灯院。北宋开宝八年(975)重建,太平兴国七年(982)改名崇寿,政和八年(1118)更名广慧,绍定元年(1228)易额为万寿院。
宋朝的宁波,是日本人眼中的“圣地”。沿着海丝之路,来往“取经”僧侣不绝。历史悠久的广慧院也是一样。公元1168年,27岁的禅僧荣西第一次搭乘商船,从日本的博多出发,海行一周后在明州甬江东渡门外登陆,与重源和尚结伴前往天台与阿育王寺。在明州逗留期间,荣西曾叩访广慧院。
据荣西自己的笔记,他曾在广慧院邂逅一位知客僧,与其笔谈禅宗法要,知客僧的睿智给荣西留下很深的印象。
荣西之前,另一位入宋日本高僧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也提到过“广惠禅院”。公元1073年,成寻一行沿大运河南下经杭州抵明州,曾在此住宿。成寻文中的“广惠”或为“广慧”之误,因明州城内以此为名的禅宗寺院别无他处。“以人物空间活动逻辑看,该寺距离子城只有数百米距离,来往州署十分近便”。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宝庆志说广慧院在982年至1118年间名“崇寿院”,尚未有“广慧”之名。那么究竟是“广惠禅院”别有他指,还是方志记载有误,不好定论。
成寻在明州停留时间不长,但他与一位明州通事陈咏相交甚深。这个叫陈咏的人是他的翻译,去过日本多次,通晓语言。富有传奇的是,受成寻影响,陈咏后来出家当了弟子,而成寻本人一直留在大宋,终身未再返日。
烟云过眼
自南宋绍定元年(1228)起,广慧院便以万寿为名,亦称万寿寺。明洪武年间,殿宇皆毁,永乐年重建。清康熙年间,又重加修葺。直到民国年间,万寿寺依然还在,与县城隍庙、教堂毗邻。至解放后,再无记载。
翻检材料,曾经在大梁街出现的组织机构还有很多,如北宋年间的太平兴国寺,后因火毁迁址。元代,大梁街西,还有督办漕粮海运的“庆绍所”,为庆元、绍兴海运千户所的简称。
元代由庆元港转运的漕粮数量不少,曾有“所转粟数百万斛给京师,放舟万里惊涛骇浪中”的描述。后期,海运万户所也曾迁至庆元,在原庆绍所办公,由方国珍总负责。随着元朝覆灭,明代海禁,这处机构自然也不复存在。
论生命力之旺盛,还属民间传承。乐承耀的《宁波古代史纲》提到,宋朝,大梁街丝户巷有缫丝作坊,是地方手工业一大组成。直至晚清,大梁街上仍有多家绣庄,著名者属“许德来绣花写花店”,从事描龙、设色、刺绣、缝制一整套服务,其金银彩绣工艺,倍受时人称赏。1914《最新宁波城厢图》里,大梁街南有丝巷弄,或可为此印证。 ◎一铲 文/摄
参考文献:
郭黛姮《南宋建筑史》
刘恒武《宁波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以历史遗存为中心》
周时奋《宁波老城》
张如安《元代庆元港海上漕运始末》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