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
——访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
2020年收官,浙江交出高分报表: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5%、6.6%,主要指标好于全国、领先东部;“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指标进展顺利,全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实现。
浙江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2021年如何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经济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浙江将如何部署落实?
袁家军: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江考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浙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我们深切感受到,党有核心才能万众一心。今年,浙江将继续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浙江一贯到底、高效落地。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突出改革突破争先、服务提质争先、风险防控争先三个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确保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开好局。
记者: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浙江将在哪些方面布局和发力?
袁家军:一是从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进行布局。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新发展阶段“五大历史使命”,其中之一就是展现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的新担当。要率先实现“五个跃迁”:从资源拉动向创新驱动跃迁、从抢占市场向创造市场跃迁、从服务大局向融入大局跃迁、从城乡协调向城乡融合跃迁、从局部场景向整体环境跃迁。
二是从发挥优势的角度明确目标定位。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具体包括消费市场、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现代流通、数字化转型等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油气全产业链、大宗商品储运交易、国际商业变革、现代化“四港”联动等战略枢纽。
三是从关键着力点上谋划打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浙江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袁家军:我们将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化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浙江路径,加快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
聚焦重大科创平台,加快建设创新策源地。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平台建设创新策源地,谋划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建设国家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组建甬江、瓯江等一批省实验室,构建新型实验室体系。提高高校创新能力,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
聚焦重大科创项目,协同推进科研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尖峰、尖兵、领雁、领航四大计划,迭代梳理科研攻关清单,推行“揭榜挂帅”等科研攻关模式,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更好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大力建设创新联合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聚焦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点,集成政策优化创新生态。深化实施“鲲鹏行动”、青年英才和万名博士集聚行动,为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全过程优质服务,建设全球人才蓄水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鼓励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绩效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机制,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开展“科技创新鼎”评选,激励各地比学赶超抓科技创新。
记者: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全球数字变革高地,下一步将怎样推进?
袁家军:这些年,浙江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指标全国领先,“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政府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下一步,浙江将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强有力工作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重要窗口”标志性成果,成为全球数字变革高地。
聚焦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方面,做到科学决策、高效执行、监督有力、科学评价;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管”和“服”上下功夫,深化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和机关内部“一件事”集成改革,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球数字贸易中心;探索完整的数字社会图景,加快建设城市大脑、未来社区,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打造数字生活新服务强省;推进数字法治,抓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加强数字立法,探索数字化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记者:浙江城乡发展比较协调,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最高、收入差距最小的省。2021年浙江如何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城乡一体化?
袁家军:我们将以更高标准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扬优势、补短板,率先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构建城乡新格局。着重实施中心城市赋能升级行动,推进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建设,唱好杭州、宁波“双城记”,提升中心城市能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行动,强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推进乡村产业“十业万亿”培育计划,高水平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六大行动”,建设海洋风情、钱江山水、生态绿谷等美丽乡村组团;实施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探索建立先富帮后富、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实施山区26县跨越式发展行动,完善山区政策体系,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支持产业、科创、消薄“飞地”建设;实施新时代乡村集成改革行动,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土地、户籍、“三位一体”农合联等改革,争创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记者:“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如何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
袁家军:一是扎实推进绿色转型。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谋划“零碳”体系试点建设,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为低碳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从污染治理向生态修复转变,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启动八大水系水生态健康评价和生态修复,开展“美丽海湾”建设,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三是加快构建生态治理制度体系。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强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健全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常态化GEP核算制度。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