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首页精彩图片
8000年前煮海鲜的陶釜了解一下?井头山遗址库房见
2021-04-15 19:0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青 史米可 杨公允 文/摄

  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民,划着独木舟采集了带贝壳的海鲜,怎么吃呢?生吃还是熟吃?生吃也许拉肚子,煮熟吃又要用什么灶具?

  井头山遗址发掘团队负责人孙国平说,虽然没有直接的科学手段分析,但是从贝类出土的状况推测是水煮后吃的,这些贝壳如果生吃不容易打开。

带着三个支脚的陶釜。

  用什么煮贝类海鲜?在井头山遗址库房外,还有数不清的碎陶片,清理过的那些已经标注记号。

孙国平介绍陶釜。

  “出土陶片数万片,也许超过10万片甚至更多。”孙国平说,目前已经修复了30多件陶器,器形有釜、敞口盆、圈足盘、碗、小杯、深腹罐、釜支脚、陶拍等,陶质以夹砂陶为主,还有夹炭陶、夹细砂陶、夹贝壳碎屑陶等。

  在库房,记者见到了带着三个支脚的陶釜,它是中国沿海地区出土的最早的成熟的炊器。这件器物日前刚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现场,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全国观众见了面,也算是个“网红”了。

  孙国平说,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民,为了生活,首先要把食物加工,加工的器具主要炊器,这件陶釜是当时最常见的灶具,器型古朴,上有简单的绳纹、方格纹、窝点纹等。“陶釜腹部比较大,便于煮制体量大的带贝壳的海鲜,烧一锅也许可以一两个人吃。”

井头山遗址陶器复原。

  大小深浅不一的陶盆,可能是用来装煮熟的海鲜,“这样大开口的陶盆,海鲜烧好后,倒在盆里就可以开吃了。井头山先民的生活方式几乎可以说是跟现代人是一样的,这点不用想象也能感受到。”

陶碗器型轻巧。

  孙国平拿起一件修复完成的陶碗说,可以直接称之为饭碗,因为井头山先民在大量吃海产品的同时,也开始吃大米。遗址现场发现了带有大量稻谷碎壳的陶釜支脚,陶釜残片上有碳化的米粒。“井头山先民用陶釜烧饭,下面一层米烧焦了,黏在陶釜底部形成了锅巴。”

  陶碗器型轻巧,以孙国平的说法,跟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碗造型几乎一样,“想不到8000年前井头山先民能用上这样灵巧的饭碗,与现在的饭碗相比也类似,就是烧制的火候和釉料不太一样。”修复的陶碗有一部分正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出。

先民对陶器还有美观的需求。

  陶器除了炊器、食器,还有容器。容器用来储藏粮食和干果,也许还有米。

  除了实用,先民对陶器还有美观的需求,部分陶器表面装饰红衣或黑衣,并有少量简单图案的彩陶。“到了陶器的口沿里面没有红衣了,显然就是为了好看。”孙国平说,可能还有一定的礼仪性的作用。

  小的陶碗,他推测是先民闲暇之余制作用来把玩的,在河姆渡遗址有很多类似陶器。此外,还有早期的陶勋等,大概已经涉及到娱乐生活了。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8000年前煮海鲜的陶釜了解一下?井头山遗址库房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04-15 19:04:00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青 史米可 杨公允 文/摄

  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民,划着独木舟采集了带贝壳的海鲜,怎么吃呢?生吃还是熟吃?生吃也许拉肚子,煮熟吃又要用什么灶具?

  井头山遗址发掘团队负责人孙国平说,虽然没有直接的科学手段分析,但是从贝类出土的状况推测是水煮后吃的,这些贝壳如果生吃不容易打开。

带着三个支脚的陶釜。

  用什么煮贝类海鲜?在井头山遗址库房外,还有数不清的碎陶片,清理过的那些已经标注记号。

孙国平介绍陶釜。

  “出土陶片数万片,也许超过10万片甚至更多。”孙国平说,目前已经修复了30多件陶器,器形有釜、敞口盆、圈足盘、碗、小杯、深腹罐、釜支脚、陶拍等,陶质以夹砂陶为主,还有夹炭陶、夹细砂陶、夹贝壳碎屑陶等。

  在库房,记者见到了带着三个支脚的陶釜,它是中国沿海地区出土的最早的成熟的炊器。这件器物日前刚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现场,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全国观众见了面,也算是个“网红”了。

  孙国平说,8000年前的井头山先民,为了生活,首先要把食物加工,加工的器具主要炊器,这件陶釜是当时最常见的灶具,器型古朴,上有简单的绳纹、方格纹、窝点纹等。“陶釜腹部比较大,便于煮制体量大的带贝壳的海鲜,烧一锅也许可以一两个人吃。”

井头山遗址陶器复原。

  大小深浅不一的陶盆,可能是用来装煮熟的海鲜,“这样大开口的陶盆,海鲜烧好后,倒在盆里就可以开吃了。井头山先民的生活方式几乎可以说是跟现代人是一样的,这点不用想象也能感受到。”

陶碗器型轻巧。

  孙国平拿起一件修复完成的陶碗说,可以直接称之为饭碗,因为井头山先民在大量吃海产品的同时,也开始吃大米。遗址现场发现了带有大量稻谷碎壳的陶釜支脚,陶釜残片上有碳化的米粒。“井头山先民用陶釜烧饭,下面一层米烧焦了,黏在陶釜底部形成了锅巴。”

  陶碗器型轻巧,以孙国平的说法,跟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碗造型几乎一样,“想不到8000年前井头山先民能用上这样灵巧的饭碗,与现在的饭碗相比也类似,就是烧制的火候和釉料不太一样。”修复的陶碗有一部分正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展出。

先民对陶器还有美观的需求。

  陶器除了炊器、食器,还有容器。容器用来储藏粮食和干果,也许还有米。

  除了实用,先民对陶器还有美观的需求,部分陶器表面装饰红衣或黑衣,并有少量简单图案的彩陶。“到了陶器的口沿里面没有红衣了,显然就是为了好看。”孙国平说,可能还有一定的礼仪性的作用。

  小的陶碗,他推测是先民闲暇之余制作用来把玩的,在河姆渡遗址有很多类似陶器。此外,还有早期的陶勋等,大概已经涉及到娱乐生活了。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