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青 史米可 杨公允 文/摄
砍树的石斧锋利,缝制兽皮的骨针精美,浙江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贝器……这一次,井头山遗址考古队成员王永磊向网友展示了井头山先民如何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写下8000年前的工作笔记。
井头山遗址考古队成员王永磊介绍石锛。
井头山遗址出土的石器,有斧、锛、锤、凿、镞、砺石、磨盘、圆盘状垫饼(砧)等30多件。王永磊说,石斧的刃很锋利,能用来砍树和加工木器等;石锤可能用来砸坚果。“这件石锛磨得非常光滑,刃是单面的,比7000年河姆渡文化的还要先进,与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文化时期的石锛非常像。”
少见的石箭头。
在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还发现了一件少见的石箭头,“以往河姆渡遗址、田螺山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箭头,都是用骨头做的,没有发现石头做的。”
骨器是用动物的骨头做的,少量的一些用鹿角制成,还有一部分是用牙做的。100多件出土的骨器中,器形有镞、鹿角锥、鳔、凿、针、匙、珠、笄、哨等。
王永磊说,考古学家研究骨器非常有难度,很多骨器并不清楚它的功能是什么,他展示了野猪的獠牙做成的骨器,一件用螺做的哨子一样的东西。“还有两件穿了孔的龟甲,很独特,不能当工具,也不像装饰品,可能跟当时的信仰有关。”
井头山先民肯定利用了兽皮,“这是一件非常精美的骨针,用一根鱼刺加工而成,有一个小孔,前段还有鱼刺锯齿形的结构,推测是用来缝制兽皮做的衣服。”
浙江考古史上的首次出土贝器。
井头山遗址还出土了用大型牡蛎壳加工磨制的贝器(耜、铲、刀、勺等)60多件,这是浙江考古史上的第一次。“用近江牡蛎加工而成,功能应与河姆渡文化的骨耜相近。为什么用这种贝壳做工具呢?你看它质地坚硬,个头大、有厚度,用来做挖土的工具非常合适。”
王永磊介绍贝器。
王永磊说,通过分析工具的用途,看到了先民们在逐步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这也正是井头山遗址的魅力所在”。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