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2021-10-22 06:56:3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7月29日,全省首个LNG保税仓库在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投用。(蒋晓东摄)

  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争取达到1.04万亿元,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28万元/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36%;

  到202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000万人次;

  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0%,网络零售额达到3500亿元。

  ……

  近日,宁波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近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宁波将基本建成经济高效、智慧便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影响卓越的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

  未来5年,宁波如何高质量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这个中心,对于宁波经济体量的提升和城市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服务业要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一流强港、服务先进制造、提升城市能级、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市服务业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说。

  “十三五”以来,宁波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在扩总量、优结构、聚空间、促改革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2019年,宁波服务业增加值达5880亿元,占GDP比重为49.1%,服务业首次超过制造业,成为宁波经济第一支柱。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1.4%,较2015年提升5.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8%,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51.7%。金融、商务、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宁波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占全国比重达到3.04%,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六。

  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服务业尚处于恢复阶段。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7%,增幅低于制造业,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56.6%和42.6%。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发展格局,要求宁波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更加注重内外贸一体、进出口并举,积极拓展内陆腹地,扩大服务业的辐射半径。同时,深耕农村市场,激发农业农村投资和新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服务业市场空间。

  “十四五”时期,宁波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国家发展战略赋予宁波新使命。“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承接多项国家战略任务,包括建设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双循环”枢纽城市、共同富裕先行市等,这将为服务业深化双向开放、制度创新带来更多战略机遇。而浙江“四大”建设、宁波都市圈建设和甬舟一体化协同推进,要求宁波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对周边城市乃至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了现代服务业增长新潜能。这要求宁波牢牢抓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要求,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加快培育服务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打造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一翼

  根据2012年科技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宁波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发展动能强劲、业态结构高端、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服务新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今后几年,宁波现代服务业要打造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翼,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经济高效、智慧便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影响卓越的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专家表示。

  ——经济高效,服务业规模质量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整体规模迈上新台阶,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优势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宁波服务”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智慧便捷,服务业数字赋能取得新突破。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全面推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

  ——特色鲜明,服务业竞争优势取得新突破。港航服务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国家重要港航物流中心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支撑有力,服务业链接能力取得新突破。服务业对我市港口、产业、城市、民生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进入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和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基本建成。

  ——影响卓越,服务业发展能级取得新突破。总部型企业、行业领军人才等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港航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宁波服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还列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比如: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区域性、功能性总部企业(机构)超过1000家,口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5.5%,宁波舟山港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进入全球前八,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2万亿元左右,高端航运增值服务比重在40%左右,5年累计举办国际性展会200场左右。

  “总体来看,这个规划提出的目标切实可行,但如期完成又有一定难度。”市服务业发展局有关人士指出,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为例,今年宁波舟山首次跻身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十强,较2015年排名上升了13位,2025年将进入全球前八强,意味着要超越雅典、纽约—新泽西,“从‘十三五’的发展速度看,这个目标定得不算太高,努力攀登应该可以提前完成,同时也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相衔接。”

  七大工程力求破解服务业短板

  “十三五”时期,宁波服务业发展成就突出,但也面临一些短板和问题:服务业规模能级不高,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服务业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金融保险、科技创新、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港航服务业增加值80%来源于港口运营、运输、仓储等传统业态,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总部经济、律所、会计、高端咨询等业态发展缓慢,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和辐射外溢周边城市上存在不少短板。高等院校和高能级科研机构数量较少,高端人才短缺、创新能力偏弱,导致城市服务极核功能不强,在区域(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

  针对上述问题,《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推进服务业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平台提升、品牌塑造、主体引培、消费促进、生态培育七大工程,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农贵新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宁波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波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为此,《规划》提出,推进研发设计、软件信息、市场营销与制造业融合互促,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推动能源原材料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进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消费品生产企业向平台企业转型。强化供应链集成创新,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集采购、分销、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集成商。

  服务业的开放合作,也是“十四五”的主旋律。《规划》提出,要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宁波都市区、都市圈建设,加强城市间服务业合作交流。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同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构建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

  此外,宁波还将做优服务业营商环境,具体包括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推广“甬易办”“网上中介超市”等应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产业监管体制机制等。

  记者俞永均 通讯员赵建超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0-22 06:56:30

7月29日,全省首个LNG保税仓库在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投用。(蒋晓东摄)

  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争取达到1.04万亿元,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28万元/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36%;

  到2025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000万人次;

  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0%,网络零售额达到3500亿元。

  ……

  近日,宁波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宁波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近期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规划》,到“十四五”末,宁波将基本建成经济高效、智慧便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影响卓越的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

  未来5年,宁波如何高质量高水平建设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这个中心,对于宁波经济体量的提升和城市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服务业要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一流强港、服务先进制造、提升城市能级、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市服务业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说。

  “十三五”以来,宁波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在扩总量、优结构、聚空间、促改革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2019年,宁波服务业增加值达5880亿元,占GDP比重为49.1%,服务业首次超过制造业,成为宁波经济第一支柱。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1.4%,较2015年提升5.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8%,服务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比重达51.7%。金融、商务、科技、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2020年,宁波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占全国比重达到3.04%,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六。

  不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服务业尚处于恢复阶段。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5.7%,增幅低于制造业,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56.6%和42.6%。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去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新发展格局,要求宁波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更加注重内外贸一体、进出口并举,积极拓展内陆腹地,扩大服务业的辐射半径。同时,深耕农村市场,激发农业农村投资和新消费需求,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扩大服务业市场空间。

  “十四五”时期,宁波服务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一方面,国家发展战略赋予宁波新使命。“十四五”时期,我市将承接多项国家战略任务,包括建设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双循环”枢纽城市、共同富裕先行市等,这将为服务业深化双向开放、制度创新带来更多战略机遇。而浙江“四大”建设、宁波都市圈建设和甬舟一体化协同推进,要求宁波提升城市“首位度”,增强对周边城市乃至长三角区域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了现代服务业增长新潜能。这要求宁波牢牢抓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和要求,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加快培育服务业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打造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重要一翼

  根据2012年科技部发布的第70号文件《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宁波要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发展动能强劲、业态结构高端、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功能强大的现代服务新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今后几年,宁波现代服务业要打造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翼,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经济高效、智慧便捷、特色鲜明、支撑有力、影响卓越的长三角南翼现代化服务经济中心。”专家表示。

  ——经济高效,服务业规模质量取得新突破。服务业整体规模迈上新台阶,现代贸易、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优势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宁波服务”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智慧便捷,服务业数字赋能取得新突破。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全面推进,服务业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改革创新进一步强化。

  ——特色鲜明,服务业竞争优势取得新突破。港航服务业特色进一步彰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全球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国家重要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国家重要港航物流中心等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支撑有力,服务业链接能力取得新突破。服务业对我市港口、产业、城市、民生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进入长三角主要城市第一方阵,科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和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基本建成。

  ——影响卓越,服务业发展能级取得新突破。总部型企业、行业领军人才等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港航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宁波服务”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规划》还列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比如:到2025年,引进和培育区域性、功能性总部企业(机构)超过1000家,口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5.5%,宁波舟山港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进入全球前八,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2万亿元左右,高端航运增值服务比重在40%左右,5年累计举办国际性展会200场左右。

  “总体来看,这个规划提出的目标切实可行,但如期完成又有一定难度。”市服务业发展局有关人士指出,以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为例,今年宁波舟山首次跻身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十强,较2015年排名上升了13位,2025年将进入全球前八强,意味着要超越雅典、纽约—新泽西,“从‘十三五’的发展速度看,这个目标定得不算太高,努力攀登应该可以提前完成,同时也与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相衔接。”

  七大工程力求破解服务业短板

  “十三五”时期,宁波服务业发展成就突出,但也面临一些短板和问题:服务业规模能级不高,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服务业产业层次有待提升,金融保险、科技创新、软件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港航服务业增加值80%来源于港口运营、运输、仓储等传统业态,体现城市竞争力的总部经济、律所、会计、高端咨询等业态发展缓慢,在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和辐射外溢周边城市上存在不少短板。高等院校和高能级科研机构数量较少,高端人才短缺、创新能力偏弱,导致城市服务极核功能不强,在区域(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

  针对上述问题,《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着力推进服务业数字赋能、产业融合、平台提升、品牌塑造、主体引培、消费促进、生态培育七大工程,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优化发展环境。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农贵新认为,“十四五”时期是宁波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宁波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为此,《规划》提出,推进研发设计、软件信息、市场营销与制造业融合互促,积极创建国家和省级“两业融合”试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推动能源原材料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进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消费品生产企业向平台企业转型。强化供应链集成创新,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集采购、分销、配送于一体的供应链集成商。

  服务业的开放合作,也是“十四五”的主旋律。《规划》提出,要积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宁波都市区、都市圈建设,加强城市间服务业合作交流。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形成同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构建全球供应链服务体系。

  此外,宁波还将做优服务业营商环境,具体包括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推广“甬易办”“网上中介超市”等应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产业监管体制机制等。

  记者俞永均 通讯员赵建超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