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货不对板、虚假打折……"双十一"遇纠纷 法官:这样维权最有效
2021-11-10 07:08:16 稿源: 中国宁波网  

  记者董小芳

  预售、满减、秒杀、折扣……又是一年“双十一”,然而,不少网友想起以往遭遇过的货不对板、以次充好、虚假打折等糟心事,又难免有些担心。日前,记者走访了宁波多家法院,法官们结合以往司法实践,针对网络购物纠纷中常遇到的三大问题,一一详解,以方便市民朋友在遭遇纠纷时能合理、有效维权。

  到底该主张退一赔三,还是退一赔十?

  王先生在李某店铺购买了6瓶茅台酒,支付货款共计1.44万元。后王先生发现其所购买的茅台酒并非真正的茅台酒,于是向鄞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退一赔十。

  鄞州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先生未能举证证明该6瓶茅台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其因饮用受到了损害,因此要求赔偿十倍货款,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予支持。但李某向王先生出售的非正宗茅台酒,构成欺诈,应受到制裁,故被告应赔偿原告三倍货款即4.32万元。

  那么,退一赔三和退一赔十到底有何区别?分别适用什么情况?

  法官解释,退一赔三适用于卖家有欺诈行为时,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购物。退一赔十适用于食品领域,即卖家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只有消费者才可以主张退一赔三和退一赔十。如果购物不是为了生活需要,而是为了再次出售等营利行为,就不是消费者。

  “司法实践中,常有人因为买了假大牌,而提出退一赔三的要求。这个要分情况来看。”法官解释,如果卖家宣称是正品却卖假货,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而如果卖家没有承诺其售卖的是正品,只是含糊地使用了大牌的图片、款式等,暂时撇开商家侵犯知识产权不说,普通人完全可以根据其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判断出非正品大牌时,消费者主张被欺诈要求退一赔三,依据不足。

  活动价格比平时高,算不算欺诈?

  去年“双十一”期间,小金在某锅具网店花费42.48元购买了一件锅具,网页上标的是“‘双十一’优惠价”。但是半个多月后,小金突然发现该锅具价格下调为39元。小金向卖家申请退货,被拒绝。于是小金向消保部门投诉,卖家答应补退差价。

  但小金认为,卖家在“双十一”活动的促销价应为全年最低价,而该店罔顾“双十一”保价政策,在保价期内降价,构成价格欺诈,遂将该网店诉至镇海法院,要求以实付价格3倍予以赔偿。

  网店辩称,其从未承诺过“双十一”促销活动价为全年最低价,也从未拒绝过向原告退补价差。小金在半个多月后要求退货的行为,超过了7天退货期限。在保价期内,保价规则允许卖家对商品进行降价,只是需要对原告补退差价。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在发生交易行为时,已共同接受了该平台保价规则,应受该规则约束。原告无证据证明被告作出过案涉商品在“双十一”所售价格为全年最低价的宣传或承诺。因此,被告并无价格欺诈的行为,无须向原告增加惩罚性赔偿。

  最后,法院判决被告补退差价,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但是,‘明降实升’的限时优惠,则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法官解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明确,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采取下列价格手段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等。

  明明不是自己责任,为啥维权会失败?

  因觉得商家以旧款充当新款,家住北仑的胡先生将某销售商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实际购买到的商品并非自己想购买的最新款,认为卖家存在欺诈行为。但是,案子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胡先生无法证明自己当时向卖家表明要买的是最新款。

  法官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商品的宣传图片或视频、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对话截屏、纸质发票或电子发票、购物凭证、交易记录、商品使用说明、保修卡等。若发生纠纷,这些可作为维权的重要凭证。

  此外,法官还提醒,如果遇到纠纷,主要有四种解决方式:一是向购物网站投诉。消费者可以将聊天记录、交易记录、产品照片等发送给网站客服部门,进行举报或投诉。二是向公安部门报案。一旦发现自己遭遇诈骗等情形,可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向公安部门求助,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三是拨打12315向消保委举报或者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由消保委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实施维权。四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货不对板、虚假打折……"双十一"遇纠纷 法官:这样维权最有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1-10 07:08:16

  记者董小芳

  预售、满减、秒杀、折扣……又是一年“双十一”,然而,不少网友想起以往遭遇过的货不对板、以次充好、虚假打折等糟心事,又难免有些担心。日前,记者走访了宁波多家法院,法官们结合以往司法实践,针对网络购物纠纷中常遇到的三大问题,一一详解,以方便市民朋友在遭遇纠纷时能合理、有效维权。

  到底该主张退一赔三,还是退一赔十?

  王先生在李某店铺购买了6瓶茅台酒,支付货款共计1.44万元。后王先生发现其所购买的茅台酒并非真正的茅台酒,于是向鄞州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某退一赔十。

  鄞州法院经审理认为,王先生未能举证证明该6瓶茅台酒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其因饮用受到了损害,因此要求赔偿十倍货款,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予支持。但李某向王先生出售的非正宗茅台酒,构成欺诈,应受到制裁,故被告应赔偿原告三倍货款即4.32万元。

  那么,退一赔三和退一赔十到底有何区别?分别适用什么情况?

  法官解释,退一赔三适用于卖家有欺诈行为时,即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购物。退一赔十适用于食品领域,即卖家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给消费者造成损害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只有消费者才可以主张退一赔三和退一赔十。如果购物不是为了生活需要,而是为了再次出售等营利行为,就不是消费者。

  “司法实践中,常有人因为买了假大牌,而提出退一赔三的要求。这个要分情况来看。”法官解释,如果卖家宣称是正品却卖假货,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而如果卖家没有承诺其售卖的是正品,只是含糊地使用了大牌的图片、款式等,暂时撇开商家侵犯知识产权不说,普通人完全可以根据其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判断出非正品大牌时,消费者主张被欺诈要求退一赔三,依据不足。

  活动价格比平时高,算不算欺诈?

  去年“双十一”期间,小金在某锅具网店花费42.48元购买了一件锅具,网页上标的是“‘双十一’优惠价”。但是半个多月后,小金突然发现该锅具价格下调为39元。小金向卖家申请退货,被拒绝。于是小金向消保部门投诉,卖家答应补退差价。

  但小金认为,卖家在“双十一”活动的促销价应为全年最低价,而该店罔顾“双十一”保价政策,在保价期内降价,构成价格欺诈,遂将该网店诉至镇海法院,要求以实付价格3倍予以赔偿。

  网店辩称,其从未承诺过“双十一”促销活动价为全年最低价,也从未拒绝过向原告退补价差。小金在半个多月后要求退货的行为,超过了7天退货期限。在保价期内,保价规则允许卖家对商品进行降价,只是需要对原告补退差价。

  法院经审理认为,双方在发生交易行为时,已共同接受了该平台保价规则,应受该规则约束。原告无证据证明被告作出过案涉商品在“双十一”所售价格为全年最低价的宣传或承诺。因此,被告并无价格欺诈的行为,无须向原告增加惩罚性赔偿。

  最后,法院判决被告补退差价,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但是,‘明降实升’的限时优惠,则属于价格欺诈行为。”法官解释,《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明确,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采取下列价格手段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包括虚构原价,虚构降价原因,虚假优惠折价,谎称降价或者将要提价,诱骗他人购买的;谎称收购、销售价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的收购、销售价格,诱骗消费者或者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等。

  明明不是自己责任,为啥维权会失败?

  因觉得商家以旧款充当新款,家住北仑的胡先生将某销售商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他实际购买到的商品并非自己想购买的最新款,认为卖家存在欺诈行为。但是,案子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胡先生无法证明自己当时向卖家表明要买的是最新款。

  法官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包括商品的宣传图片或视频、与商家的聊天记录、对话截屏、纸质发票或电子发票、购物凭证、交易记录、商品使用说明、保修卡等。若发生纠纷,这些可作为维权的重要凭证。

  此外,法官还提醒,如果遇到纠纷,主要有四种解决方式:一是向购物网站投诉。消费者可以将聊天记录、交易记录、产品照片等发送给网站客服部门,进行举报或投诉。二是向公安部门报案。一旦发现自己遭遇诈骗等情形,可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向公安部门求助,最大限度降低损失。三是拨打12315向消保委举报或者直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由消保委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实施维权。四是向法院提起诉讼。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