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24小时转运不间断 他们是抗疫一线的最美“摆渡人”
2021-12-15 07:11:44 稿源: 中国宁波网  

韩梅准备接医生去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通讯员供图

  “76人转运完成!”12月13日晚上7点半,经过一个通宵的转运工作后,鄞州区东柳街道转运员沈军辉稍稍喘了口气。自12月13日凌晨1点半再次接到转运任务开始,沈军辉已经连着工作20小时。

  自12月6日疫情发生以来,沈军辉所在的转运专班已经不记得经历了几个这样通宵达旦的日子,大家每分每秒都在高效运转,跑出抗疫“加速度”。

  他是车队总调度,既要派单又要协调

  “沈老师,社区需要专车接送人员。”“沈老师,麻烦将人员送到核酸检测点!”……像这样的电话,沈军辉从早到晚能接到至少50个。

  今年50岁的沈军辉,是一名有着30年丰富基层经验的党员。从12月9日开始,他就被指派作为人员转运专班的总调度,不仅需要转送隔离人员、发热病人,还负责接送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员。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障人员转运高效、不出错,保障对接环环相扣,他马上组建了转运微信群,协调4辆车的调度。“我每次都会及时了解信息,根据防控办要求,轻重缓急安排人员转送。”沈军辉说。

  有时候遇到高峰期,转运一趟需要1小时,特别是遇到人多的时候,如何合理安排,他的果断决定总能保障人员及时送到。“有时刚排好人员,来了突发情况,我立马对接,优先考虑,重新安排。”每天转运完成后,他还会总结当天出现的问题,优化环节,用于第二天协调调度。

  从12月9日开始,他随时待命,几乎没睡过整觉。晚上怕犯困,听不到消息,他把铃声调到最大。因为有基层面对群众的经验,在转运途中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他第一时间指导司机如何与居民沟通。

  12日晚上11点多,要转运的一位居民极其谨慎,对来接送人员持怀疑态度,了解情况后,他多次耐心沟通、劝导,说出社区网格员名字,居民对上了号,消除怀疑,顺利转运。“累点不算什么,我要和一线的兄弟们并肩作战,早日打赢这场战疫。”沈军辉说。

  他们是夫妻档,24小时忙碌转运

  “老婆,做好防护,今日加油哦!”12月14日早上7点不到,韩梅和丈夫王伟戴好口罩,穿好防护服一起出门了。在为对方加油打气后,开始了忙碌的转运。

  疫情来袭,街道转运人员紧缺,12月7日,王伟自荐来街道做转运司机,大家都喜欢称呼他为“百宝箱”转运司机。

  看着王伟每天都很晚回家,妻子韩梅想为他分担,于是也加入了东柳街道人员转运队伍。每天早出晚归,24小时待命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有时候我回家了,他不在;他回家了,我不在。”韩梅说。虽然各自忙碌,但他们总会在饭点开视频,关心对方的情况,聊聊当天发生的事,为彼此加油打气。

  韩梅开的转运车是电动车,12月13日中午,她发现电量不多,为不影响工作,她还自掏腰包及时对接充电点进行充电。

  在东柳街道,像他们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孙战军夫妇,每天也是高强度工作,但他们从不抱怨。特别是遇到老年人不会使用微信的,他们都现场教学,帮助老人手机扫码,下车帮忙排队。“遇到人多的时候,总要排上半小时以上。”孙战军说,这几天天气寒冷,一天下来,确实有点累,有时正在吃饭,接到紧急电话,随便扒拉几口,他们就奔赴接送地点。“比起医务人员,我们算不了什么。尽一份力,希望疫情早日散去。”孙战军说。

  宁波晚报记者 王悦宁 通讯员 赵美鋆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1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24小时转运不间断 他们是抗疫一线的最美“摆渡人”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1-12-15 07:11:44

韩梅准备接医生去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做核酸检测。通讯员供图

  “76人转运完成!”12月13日晚上7点半,经过一个通宵的转运工作后,鄞州区东柳街道转运员沈军辉稍稍喘了口气。自12月13日凌晨1点半再次接到转运任务开始,沈军辉已经连着工作20小时。

  自12月6日疫情发生以来,沈军辉所在的转运专班已经不记得经历了几个这样通宵达旦的日子,大家每分每秒都在高效运转,跑出抗疫“加速度”。

  他是车队总调度,既要派单又要协调

  “沈老师,社区需要专车接送人员。”“沈老师,麻烦将人员送到核酸检测点!”……像这样的电话,沈军辉从早到晚能接到至少50个。

  今年50岁的沈军辉,是一名有着30年丰富基层经验的党员。从12月9日开始,他就被指派作为人员转运专班的总调度,不仅需要转送隔离人员、发热病人,还负责接送需要做核酸检测的人员。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障人员转运高效、不出错,保障对接环环相扣,他马上组建了转运微信群,协调4辆车的调度。“我每次都会及时了解信息,根据防控办要求,轻重缓急安排人员转送。”沈军辉说。

  有时候遇到高峰期,转运一趟需要1小时,特别是遇到人多的时候,如何合理安排,他的果断决定总能保障人员及时送到。“有时刚排好人员,来了突发情况,我立马对接,优先考虑,重新安排。”每天转运完成后,他还会总结当天出现的问题,优化环节,用于第二天协调调度。

  从12月9日开始,他随时待命,几乎没睡过整觉。晚上怕犯困,听不到消息,他把铃声调到最大。因为有基层面对群众的经验,在转运途中遇到不理解的居民,他第一时间指导司机如何与居民沟通。

  12日晚上11点多,要转运的一位居民极其谨慎,对来接送人员持怀疑态度,了解情况后,他多次耐心沟通、劝导,说出社区网格员名字,居民对上了号,消除怀疑,顺利转运。“累点不算什么,我要和一线的兄弟们并肩作战,早日打赢这场战疫。”沈军辉说。

  他们是夫妻档,24小时忙碌转运

  “老婆,做好防护,今日加油哦!”12月14日早上7点不到,韩梅和丈夫王伟戴好口罩,穿好防护服一起出门了。在为对方加油打气后,开始了忙碌的转运。

  疫情来袭,街道转运人员紧缺,12月7日,王伟自荐来街道做转运司机,大家都喜欢称呼他为“百宝箱”转运司机。

  看着王伟每天都很晚回家,妻子韩梅想为他分担,于是也加入了东柳街道人员转运队伍。每天早出晚归,24小时待命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有时候我回家了,他不在;他回家了,我不在。”韩梅说。虽然各自忙碌,但他们总会在饭点开视频,关心对方的情况,聊聊当天发生的事,为彼此加油打气。

  韩梅开的转运车是电动车,12月13日中午,她发现电量不多,为不影响工作,她还自掏腰包及时对接充电点进行充电。

  在东柳街道,像他们这样的夫妻档还有孙战军夫妇,每天也是高强度工作,但他们从不抱怨。特别是遇到老年人不会使用微信的,他们都现场教学,帮助老人手机扫码,下车帮忙排队。“遇到人多的时候,总要排上半小时以上。”孙战军说,这几天天气寒冷,一天下来,确实有点累,有时正在吃饭,接到紧急电话,随便扒拉几口,他们就奔赴接送地点。“比起医务人员,我们算不了什么。尽一份力,希望疫情早日散去。”孙战军说。

  宁波晚报记者 王悦宁 通讯员 赵美鋆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13736009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