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打卡《梦华录》同款风雅 这场宋韵游园会吸引30万人次在线观看
2022-06-22 07:29:33 稿源: 中国宁波网  

  宋韵游园会现场。记者郑凯侠摄

  “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头。”夏至前后,漫山的红色在枝头晕染开来,好似调皮的孩子栖在树梢,遮着额头远眺,盼着远客来品。

  6月21日,夏至。中国杨梅之乡——余姚市三七市镇的杨梅迎来采收旺季。这一天,在古杨梅林、大池墩水库畔,八方来客“穿越”宋朝,共赴“金川市集”宋韵游园会,在一场可听、可观、可享、可体验的盛宴中遇见“梅”好共富路。

  当天活动,由新华社新华云平台、央视频、宁波晚报甬上APP全程直播,在线观看总量超30万人次。

  以梅为媒,寻访宋韵风雅

  宋朝有多繁华?正在热播的《梦华录》展现了一幅北宋市井生活的长卷。主角赵盼儿从钱塘到东京,小楫轻舟,轻罗小扇,焚香点茶,虽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却勾勒出宋人的风雅、精致和情趣。

  青山远黛,近水含烟。诗情画意的山水间,拾级而下,恍若“穿越”千年。古乐悠扬,丽影娉婷,现场气氛在一段段古韵唯美的舞蹈演绎中不断推向高潮。

  作为明州与越州两个繁华州府的交汇区域,三七市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个镇旧称金川,三七市的“市”指的是集市贸易的日子。据记载,三七市的集市始于宋元时代,千年前的繁盛是什么模样?举办“金川市集”宋韵游园会的初衷便在于此。

  宋式点茶、焚香意趣、插花之趣、宋韵香囊、古籍修复、活字印刷、宋画临摹、宋人小趣、宋人小食、宋瓷金缮……当天,宁波财经学院“卷怀间”文化团队现场展示,举手投足间,《梦华录》中的点茶、果子、清凉饮子一一再现,富有烟火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作为余姚的传统名果,杨梅名噪海内外。三七市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特别有利的酸性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让这里产出的杨梅色艳、汁多、味甜。如今逢杨梅季,食客便纷至沓来。而在古时,杨梅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挚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历史上有名的“美食家”,曾写下赞美荔枝的著名诗句,然而在吃到江浙杨梅后,认为杨梅更胜一筹,写下“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水库畔的一座凉亭,当天被布置成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打卡点。游园会上,全网粉丝近百万的汉服“达人”辉光、张恩宇更是焦点,一身宋制古风扮相,化身“苏东坡”和“杨梅仙子”,或吟诗赏“梅”,或舞姿盈盈。宁波甬宁汉文化社22位汉服爱好者也到场打卡,翩然起舞,营造魅力的传统文化氛围。

  以梅为美,遇见美好共富路

  古有文人墨客对杨梅赞誉有加,今有一颗杨梅果“走”出共富路。

  三七市镇是余姚杨梅的主产区,也是全国“荸荠种”杨梅的发源地。全镇共有杨梅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杨梅5000吨。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余姚杨梅中的极品“荸荠种杨梅”,源于三七市镇石步村张湖溪,汉时即为贡品,其人工栽培历史已逾2000年。目前,张湖溪古杨梅林中有150年以上树龄的古杨梅树100多株,最大一株杨梅树胸围3.4米。

  对外,荸荠种杨梅已在云南、四川、福建、湖南等15个省份开花结果,帮助当地许多果农实现增产增收。对内,以杨梅为中心,三七市镇做足文章,加快农商文旅协同发展。“近年来,我们以‘梅乡古韵’文明示范线为中心,围绕杨梅、草莓等主打品种,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园,进一步释放乡村活力,构建农商文旅融合一体的田园观光新高地。”现场,三七市镇党委书记王罕杰致辞介绍。

  “荸荠杨梅红中国”,前人不敢想象的共富梦早已照进现实。这背后,也凝聚着来自各行各业“共富带头人”奉献的光和热。

  活动当天,三七市镇表彰了6个人。他们是返乡创业并带动村民走向共富的唐李张村党总支书记张赟;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带领班子冲在前的二六市村党总支书记朱言庭;用“螺丝钉”精神书写时代发展的企业家叶惠达;情系商会企业发展、助推创业人士成长的三七市镇商会会长袁伦其;扎根乡村、探索新农村文化生活潜力的桃李春风项目负责人郑梦烨;醉心改良杨梅种植、改进杨梅浸酒工艺的大霖山村农创客陈业。

  共富路上,有农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有凝聚文明共识的城市建设。当下,宁波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宋韵梅乡——三七市镇各村也在持续发力。有的村打造特色一村一品,实现各美其美;有的村党员带头,广泛发动志愿者,凝心聚力;有的村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宣传文化方面的优势,让“创城”工作入脑入心。

  宁波晚报记者陈烨张海玉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打卡《梦华录》同款风雅 这场宋韵游园会吸引30万人次在线观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2-06-22 07:29:33

  宋韵游园会现场。记者郑凯侠摄

  “端午杨梅挂篮头,夏至杨梅满山头。”夏至前后,漫山的红色在枝头晕染开来,好似调皮的孩子栖在树梢,遮着额头远眺,盼着远客来品。

  6月21日,夏至。中国杨梅之乡——余姚市三七市镇的杨梅迎来采收旺季。这一天,在古杨梅林、大池墩水库畔,八方来客“穿越”宋朝,共赴“金川市集”宋韵游园会,在一场可听、可观、可享、可体验的盛宴中遇见“梅”好共富路。

  当天活动,由新华社新华云平台、央视频、宁波晚报甬上APP全程直播,在线观看总量超30万人次。

  以梅为媒,寻访宋韵风雅

  宋朝有多繁华?正在热播的《梦华录》展现了一幅北宋市井生活的长卷。主角赵盼儿从钱塘到东京,小楫轻舟,轻罗小扇,焚香点茶,虽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却勾勒出宋人的风雅、精致和情趣。

  青山远黛,近水含烟。诗情画意的山水间,拾级而下,恍若“穿越”千年。古乐悠扬,丽影娉婷,现场气氛在一段段古韵唯美的舞蹈演绎中不断推向高潮。

  作为明州与越州两个繁华州府的交汇区域,三七市镇拥有悠久的历史。这个镇旧称金川,三七市的“市”指的是集市贸易的日子。据记载,三七市的集市始于宋元时代,千年前的繁盛是什么模样?举办“金川市集”宋韵游园会的初衷便在于此。

  宋式点茶、焚香意趣、插花之趣、宋韵香囊、古籍修复、活字印刷、宋画临摹、宋人小趣、宋人小食、宋瓷金缮……当天,宁波财经学院“卷怀间”文化团队现场展示,举手投足间,《梦华录》中的点茶、果子、清凉饮子一一再现,富有烟火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徐徐展开。

  作为余姚的传统名果,杨梅名噪海内外。三七市镇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特别有利的酸性土壤结构和气候条件,让这里产出的杨梅色艳、汁多、味甜。如今逢杨梅季,食客便纷至沓来。而在古时,杨梅也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挚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历史上有名的“美食家”,曾写下赞美荔枝的著名诗句,然而在吃到江浙杨梅后,认为杨梅更胜一筹,写下“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不独盘中见卢橘,时於粽里得杨梅”“梦绕吴山却月廊,白梅卢橘觉犹香”,水库畔的一座凉亭,当天被布置成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打卡点。游园会上,全网粉丝近百万的汉服“达人”辉光、张恩宇更是焦点,一身宋制古风扮相,化身“苏东坡”和“杨梅仙子”,或吟诗赏“梅”,或舞姿盈盈。宁波甬宁汉文化社22位汉服爱好者也到场打卡,翩然起舞,营造魅力的传统文化氛围。

  以梅为美,遇见美好共富路

  古有文人墨客对杨梅赞誉有加,今有一颗杨梅果“走”出共富路。

  三七市镇是余姚杨梅的主产区,也是全国“荸荠种”杨梅的发源地。全镇共有杨梅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杨梅5000吨。据《中国植物志》记载,余姚杨梅中的极品“荸荠种杨梅”,源于三七市镇石步村张湖溪,汉时即为贡品,其人工栽培历史已逾2000年。目前,张湖溪古杨梅林中有150年以上树龄的古杨梅树100多株,最大一株杨梅树胸围3.4米。

  对外,荸荠种杨梅已在云南、四川、福建、湖南等15个省份开花结果,帮助当地许多果农实现增产增收。对内,以杨梅为中心,三七市镇做足文章,加快农商文旅协同发展。“近年来,我们以‘梅乡古韵’文明示范线为中心,围绕杨梅、草莓等主打品种,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产业园,进一步释放乡村活力,构建农商文旅融合一体的田园观光新高地。”现场,三七市镇党委书记王罕杰致辞介绍。

  “荸荠杨梅红中国”,前人不敢想象的共富梦早已照进现实。这背后,也凝聚着来自各行各业“共富带头人”奉献的光和热。

  活动当天,三七市镇表彰了6个人。他们是返乡创业并带动村民走向共富的唐李张村党总支书记张赟;一心为村民办实事、带领班子冲在前的二六市村党总支书记朱言庭;用“螺丝钉”精神书写时代发展的企业家叶惠达;情系商会企业发展、助推创业人士成长的三七市镇商会会长袁伦其;扎根乡村、探索新农村文化生活潜力的桃李春风项目负责人郑梦烨;醉心改良杨梅种植、改进杨梅浸酒工艺的大霖山村农创客陈业。

  共富路上,有农商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也有凝聚文明共识的城市建设。当下,宁波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宋韵梅乡——三七市镇各村也在持续发力。有的村打造特色一村一品,实现各美其美;有的村党员带头,广泛发动志愿者,凝心聚力;有的村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宣传文化方面的优势,让“创城”工作入脑入心。

  宁波晚报记者陈烨张海玉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