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推送
名家解读丨促进社会性流动是打造共建共享型社会的关键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
2022-06-22 11:49:54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必须突出把握共建共享的工作导向,着力开创民生优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如何激发全社会新活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创美好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于不断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

一体推进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

蔡昉认为,充分的社会性流动首先意味着机会均等,而且机会可以通过努力奋斗变为现实。从内涵上看,社会性流动主要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两个方面。

横向流动的主体是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蔡昉说,中央提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也内在地包含了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劳动力的充分自由流动,包括跨地区、城乡之间、产业和行业之间、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流动。当前拓宽横向流动,首要任务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良好结合,提高有能力、有意愿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理顺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聚焦“扩中”“提低”,浙江既在“共性”维度提出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等八大路径,推动普惠性政策落地,又在“个性”层面围绕当前阶段重点关注的技术工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等九类群体,率先推出了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蔡昉补充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老年群体也是实现共建共享的重要群体,应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的就业问题,使有劳动需求和能力的老年人也有合理的渠道增加收入、实现价值。

唯有人人向上,才是共同富裕。“促进社会性流动才能避免社会阶层固化。”蔡昉说,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时期,劳动力的流动也显著放慢了,在这个时候向上的、纵向的流动更加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零和博弈。“相当于挤一辆公交车,你挤上来后,我从前面掉下去了,这种可能性就会发生,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冲突。”如果说横向流动更多依靠要素市场的充分发育,强调竞争性和开放性的话,纵向流动更多靠的是政府的公共政策。因此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建立更加完备的公共政策体系,搭建不同群体在教育水平、职业类型、收入分组、社会身份等方面向上流动的阶梯。

一体推进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勤劳致富,激励争先创优、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助力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形成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机制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战略地位,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结构、社会单元和社会政策变革。瓦格纳法则显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同步提高。蔡昉指出,浙江要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显著提升社会性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一大重点。

蔡昉表示,“分好蛋糕”已经成为“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扩大社会性流动的微观动力来自每个人的辛勤劳动与市场激励机制的结合。而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使其为了提高效率,不需要保护低效的市场主体和过剩产能,甚至可以不必保护那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及岗位。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保障民生兜底作用,提供普惠性的社会保护、社会共济和社会福利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果。同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也可以解除民众对于基本民生的后顾之忧,增强发展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好生活的创建中。

“要在再分配领域下更大功夫。”蔡昉强调,核心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覆盖全体人民和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而具体的领域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有”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其中,学有所教是最根本的。一是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二是人力资本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为此,他呼吁加大力度改善教育,特别是要延长平均受教育年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蔡昉表示,企业参与社会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捐款捐物、慈善事业等方面,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经营活动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实现生产率提高和社会共享“双赢”。要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等方式开拓更多有利于提高人类发展水平、促进社会性流动、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领域。例如,拓宽居民精神享受空间,增加人力资本等服务的供给;通过家庭照料活动的社会化拓展家庭预算曲线,使人们更好平衡劳动参与同生育、养育、教育子女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投资;重新确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导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高质量工作岗位等等。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共建共享效率

省党代会将“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纳入全面推进“两个先行”未来5年具体目标的“10个着力”主要任务。蔡昉指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最具中国特色且红利甚丰的改革,是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核心举措。

一方面,当前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面临人口变化带来的制约。根据蔡昉的研究,如果“十四五”期间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低10个百分点,则将增加超过8000万非农劳动力,相当于非农就业人口年增2.7%,这将大大提升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巩固不是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自然结果,而是需要实施必要的社会政策、推进必要的社会改革。脱贫之后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农民工是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重点群体,但当前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农民工在进城就业后如果没有得到户籍,也容易导致就业不稳定、劳动报酬不能够按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改善、得不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保障。

因此他建议,加快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和社会性流动,挖掘资源重配效率。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逐步提升农业经营规模和单位劳动的增加值,转移和释放劳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城乡间横向流动向纵向流动转变。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扫一扫,中国宁波网装进手机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2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名家解读丨促进社会性流动是打造共建共享型社会的关键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22-06-22 11:49:54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必须突出把握共建共享的工作导向,着力开创民生优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如何激发全社会新活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共创美好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认为,一条重要的途径在于不断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和扩大社会性流动。

一体推进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

蔡昉认为,充分的社会性流动首先意味着机会均等,而且机会可以通过努力奋斗变为现实。从内涵上看,社会性流动主要包括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两个方面。

横向流动的主体是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蔡昉说,中央提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也内在地包含了创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促进劳动力的充分自由流动,包括跨地区、城乡之间、产业和行业之间、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流动。当前拓宽横向流动,首要任务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公共就业服务良好结合,提高有能力、有意愿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理顺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聚焦“扩中”“提低”,浙江既在“共性”维度提出促就业、激活力、拓渠道等八大路径,推动普惠性政策落地,又在“个性”层面围绕当前阶段重点关注的技术工人、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等九类群体,率先推出了一批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蔡昉补充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老年群体也是实现共建共享的重要群体,应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的就业问题,使有劳动需求和能力的老年人也有合理的渠道增加收入、实现价值。

唯有人人向上,才是共同富裕。“促进社会性流动才能避免社会阶层固化。”蔡昉说,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时期,劳动力的流动也显著放慢了,在这个时候向上的、纵向的流动更加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零和博弈。“相当于挤一辆公交车,你挤上来后,我从前面掉下去了,这种可能性就会发生,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冲突。”如果说横向流动更多依靠要素市场的充分发育,强调竞争性和开放性的话,纵向流动更多靠的是政府的公共政策。因此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建立更加完备的公共政策体系,搭建不同群体在教育水平、职业类型、收入分组、社会身份等方面向上流动的阶梯。

一体推进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有利于营造鼓励创新勤劳致富,激励争先创优、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助力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形成分享发展成果的社会机制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战略地位,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结构、社会单元和社会政策变革。瓦格纳法则显示,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特别是社会性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会同步提高。蔡昉指出,浙江要为全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显著提升社会性支出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一大重点。

蔡昉表示,“分好蛋糕”已经成为“做大蛋糕”的必要条件。扩大社会性流动的微观动力来自每个人的辛勤劳动与市场激励机制的结合。而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使其为了提高效率,不需要保护低效的市场主体和过剩产能,甚至可以不必保护那些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及岗位。这时就需要政府发挥保障民生兜底作用,提供普惠性的社会保护、社会共济和社会福利制度,让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成果。同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和均等化,也可以解除民众对于基本民生的后顾之忧,增强发展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好生活的创建中。

“要在再分配领域下更大功夫。”蔡昉强调,核心是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覆盖全体人民和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而具体的领域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有”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其中,学有所教是最根本的。一是教育的发展和公平是阻断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二是人力资本提升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为此,他呼吁加大力度改善教育,特别是要延长平均受教育年限。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提供了独特的优势。蔡昉表示,企业参与社会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捐款捐物、慈善事业等方面,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经营活动中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实现生产率提高和社会共享“双赢”。要通过政策引导、政府补贴和企业创新等方式开拓更多有利于提高人类发展水平、促进社会性流动、改善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营领域。例如,拓宽居民精神享受空间,增加人力资本等服务的供给;通过家庭照料活动的社会化拓展家庭预算曲线,使人们更好平衡劳动参与同生育、养育、教育子女活动之间的关系;加大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投资;重新确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导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高质量工作岗位等等。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升共建共享效率

省党代会将“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纳入全面推进“两个先行”未来5年具体目标的“10个着力”主要任务。蔡昉指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是最具中国特色且红利甚丰的改革,是促进社会流动性的核心举措。

一方面,当前供给侧和需求侧都面临人口变化带来的制约。根据蔡昉的研究,如果“十四五”期间全国农业劳动力比重降低10个百分点,则将增加超过8000万非农劳动力,相当于非农就业人口年增2.7%,这将大大提升增长潜力。另一方面,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巩固不是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自然结果,而是需要实施必要的社会政策、推进必要的社会改革。脱贫之后的农村低收入群体和进城农民工是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倍增的重点群体,但当前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而农民工在进城就业后如果没有得到户籍,也容易导致就业不稳定、劳动报酬不能够按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改善、得不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保障。

因此他建议,加快推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和社会性流动,挖掘资源重配效率。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逐步提升农业经营规模和单位劳动的增加值,转移和释放劳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二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动城乡间横向流动向纵向流动转变。

编辑: 杜寅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