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来了好多“甲流”小患者
中国宁波网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谢美君 张林霞 文/摄
进入秋冬季节,流感高发。近期宁波天气多变,早晚温差大,气温起伏不定,稍不注意,头痛、脑热、咳嗽等症状就找上门。记者今天(11月28日)在宁波几家医院采访时发现,发热门诊、儿科门诊、急诊内科等都挤满了患者,咳嗽声此起彼伏。
有个别班级因患病学生过多临时放假了
上午10:30,当记者来到鄞州二院急诊儿科时,胡佳凯医生正忙着为发高热的小付同学检查身体。小付妈妈告诉记者,自11月中旬以来,孩子班上同学一个个因为患流感倒下了,全班46个学生有一半请假,老师也被传染,因请假学生太多,前一天班级临时放假两天。
胡佳凯医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流感患儿特别多,今天一上午已挂号70多人,前一天上午更是有90多号,急诊量差不多是平时的两倍,其中最多的是“甲流”患者。记者从隔壁的急诊内科了解到,该院每天的急诊量已增到500多人,而平时一般为200多人。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儿科主任施红波介绍说,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门急诊量较前期增加了25%,夜间急诊病人较前期增加30%—40%。
施红波对近三天的采样情况进行了分析,从13项病原体检测的结果统计看,“甲流”病人超过5成,肺炎支原体感染在20%左右,还有将近20%病人是混合感染,其中“甲流”病人以幼儿园、小学生为主。
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成人发热门诊的就诊量也居高不下,其中李惠利医院成人发热门诊接诊量增加到了平时的4倍左右,主要以中青年患者为主,“甲流”患者占了一半以上。
急诊候诊大堂
各大医院出台应急举措
为应对流感高发,确保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宁波各大医院纷纷采取应急措施。
鄞州二院的急诊内科、急诊儿科均增设“夜帮班”;急诊内科日间诊室从1间增至2间,夜间诊室从3间增至5-6间,鼓励科室医生业余时间回医院支援出诊;急诊儿科双休日及周一中午、下午各增派一名医生,周一至周五安排备班人员,当等候患者超过40人,立即启动备班。
李惠利医院特别推出了“互联网医院问诊后线上开具‘13种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功能”,患者线下可直接去相关检测点检测,以有效分流候诊人群,缩短候诊时间,减少聚集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
宁波市中医院则针对流感发病特点,遵循中医“治未病”理念,拟了“成人流感预防方”。市民只需关注宁波市中医院公众号,点击互联网医院,就可配取“成人流感预防方”。据了解,流感预防方一经上线,就有企业下单500份给职工作为预防保健之用。
“奥司他韦”不要乱用
据介绍,除了发热、发冷、腹泻、呕吐等常规感冒症状,“甲流”还有两个标志性的症状:突起高热,体温突然升高超过38℃;头疼、全身肌肉酸疼、乏力。
李惠利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邬兴炳提醒,轻症的普通感冒患者没必要扎堆去医院,可在家对症用药观察,既减轻了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有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对于高热不退或中低热数天伴呼吸道症状没有缓解迹象的患者,建议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有不少患者为预防“甲流”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对此,医生特别提醒说,“奥司他韦”确实有预防“甲流”的效果,但不能100%预防。服药预防需要评估接触过后感染的可能性,否则不但不能起到预防作用,还可能造成耐药。对于那些密切接触了流感患者的人,使用“奥司他韦”或许有一定预防作用,但没接触过“甲流”,也没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千万不要擅自服用“奥司他韦”。
如何预防流感?请牢记医生的这几点建议:公众场所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消毒;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
尽管流感来势汹汹,但医生们表示,流感年年有,不必太过焦虑,只要及时对症治疗,没大问题。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