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邓小平号召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40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宁波帮”重要指示20周年。
院士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是引领创新发展的航标、创新资源的富矿,也是重要的“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
作为全国著名院士之乡,早在2008年,宁波就为谋求转型破局,本着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柔性引才理念,在全省率先推出院士工作站建设目标,借院士高端智力,提高企业科创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
目前,宁波已累计建成市级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创新中心232家,柔性引进海内外院士200位、院士创新团队245个、高层次专家1478名。
院士来了,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即日起,宁波日报、甬派客户端、中国宁波网推出“院士来啦”新闻专题,带你走进一家家院士工作站、院士科技创新中心,走近高端智力,一探究竟。
钱锋院士指导镇海炼化乙烯装置全流程RTO项目实施。镇海炼化供图
中国宁波网记者 成良田 通讯员 唐玲 苑海轩
3月25日下午,镇海炼化院士工作站,一间办公室坐得满满当当,十多名研发人员正埋头工作,对突然“闯入”的记者,都没顾上抬头看一眼。
“上半年,我们即将完成3个项目的验收,助力解决智能工厂三大核心问题。”院士工作站骨干成员、华东理工大学信息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杨明磊说。
三大项目,个个关键——
虚拟制造平台,提供全厂20余套核心生产装置机理模型,实时模拟工业动态生产情况;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调度全厂原油资源,确保数十个中间原料罐储量平稳,为稳定生产保驾护航;常减压操作大模型,根据原油品质、装置性能变化,自动匹配最优生产方案,提高轻油拔出率,降低生产能耗。
一旦验收投用,将是院士工作站以院士“智”高点,助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又一重要成果。
2016年9月,镇海炼化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钱锋,共建院士工作站,针对石化工业智能优化制造存在的工程基础难题,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镇海炼化竞争力。
钱锋是自动控制和过程系统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化工过程资源与能源高效利用的系统运行智能控制和实时集成优化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
自此,院士来了,团体也来了。
工作站启动建设后,华东理工大学和镇海炼化组建专班技术攻关团队,安排专用工作站办公室和配套资源,支持科技创新。
其中,院士团队核心成员11位,包括6位教授、3位副教授,另配3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企业配套团队主要成员有20人,包括3位公司领导、3位教授,以及相关部门研发人员、技术团队。
“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股劲”。这是院士工作站的团队文化和核心理念。
设站至今,团队成员围绕企业发展需求,深深扎根镇海炼化,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有成员现场办公。其中,团队骨干成员在镇海炼化年均出差达200天以上。
有院士,有人才,一个个难题也迎刃而解。
“镇海炼化是行业龙头企业,加工规模大、工艺流程复杂,主要装置、设备技术等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是和全球最好的化工企业比,在核心竞争力、产业链韧性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杨明磊介绍。
建站后,摆在眼前最迫切的需求,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瓶颈问题。
炼化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其复杂性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受制约因素众多,全厂的最优方案,并不是单个装置、个别变量最优结果的叠加,需要对全厂各环节协同优化,这样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
“产品就有几十种,原料也有几十种,核心装置多达70多套,如何在市场动态变化下,从原料采购、资源和能源配置、产品结构调整全环节进行科学优化,对实现价值链最大化至关重要。”杨明磊说。
建站当年,在钱锋院士带领下,一个大型智能炼厂生产计划优化项目,启动研发。
钱锋院士在镇海炼化炼油一部现场指导工作。
据杨明磊介绍,在启动到投用的2年时间,钱锋院士深入企业、深入现场,牵头开展了6轮大讨论,从设计理念到方案细节,再到运行监测,全程主导参与项目研发。
最终,通过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流程深度融合方式,院士工作站团队从系统行为决策出发,研发了面向价值链最大化的多时间尺度资源能源智能决策系统,实现了大型石化工业全流程、多层级的智能协同优化。
“这一成果,在中国石化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基地镇海炼化示范应用,项目还拿了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镇海炼化有关人员说。
大型智能炼厂生产计划优化,只是院士工作站团队研发的众多项目之一。仅近三年,钱锋院士团队与公司合作先后承担了8个中石化集团科技项目、7个公司级科技项目。
这些项目,围绕石化行业关键共性问题、改革发展难点热点问题,共攻克技术难题7项,在国内率先开发新产品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申请国际PCT专利8项,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
其中,院士工作站团队合作开发的乙烯在线优化技术,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及海外企业等8家企业推广应用,全国百万吨级乙烯装置市场占有率60%,创效显著。
即将进入第十年,院士工作站依然激情澎湃。
“我们每年滚动制订1-3-5计划,重点瞄准新材料高端高值、全流程生产绿色低碳、核心软件自主可控等方向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杨明磊说。
创新大幕拉开,期待更多好戏。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