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办好民生实事,是持之以恒实施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推动建立的“为民办实事”制度的实际行动,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必然要求。12月12日起,中国宁波网推出“请人民阅卷”系列报道,聚焦今年年初确定的15项民生实事项目,以可亲可感的鲜活报道和生动故事,充分展现我市民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你看,身上一分钱没带,就一部手机。”12月17日上午,在鄞州区第三医院门口,励美珍拍拍口袋,两手一摊,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68岁了,最近这半年,励美珍出门最轻松,经常连包也不背,一部手机往口袋一放,就走了。“菜市场买菜,扫个码就能付钱,不用带现金了。”
“太方便了。”身边的老友陈菊芳,频频点头附和,“现在,我们也‘潇洒走一回’。”
十多分钟前,身为“阿拉帮”志愿者,她们在门诊大厅值班,帮助患者和家属通过智能设备挂号、缴费,打印检验报告。
学会用智能手机,看似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对不少老年人而言,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很多老年人一度陷入“数字困境”。
“以前害怕呀,不会用、不敢用。”励美珍说。
老年人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训课程的教学现场。(徐能徐诚摄)
励美珍的手机是大屏智能手机,没一个按键。“用了三四年,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其他功能碰都不敢碰。”
今年夏天,一个老年人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训公益课程,在励美珍所在的鄞州区姜山镇雅戈尔都市华庭小区开课。励美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课堂。
这一步,让励美珍迈进了智能手机时代。
六节课,涵盖学拍照、用微信、防诈骗,还有网上支付、网上办事……实用的课程、通俗的讲授、热闹的氛围,让学员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现在,一部手机不但可以办事、购物,还可以娱乐,都停不下来呀。”69岁的陈菊芳笑得合不拢嘴。
说着,她掏出手机,解锁屏幕,浙里办、支付宝、淘宝、钉钉、抖音、微信……各种应用,布满屏幕。
励美珍接过话茬,一开口,就乐得不行。前段时间,一个诈骗电话打了进来,励美珍早有防备,直接挂掉。“陌生好友勿相信,陌生链接不点击。”培训班上,老师一再强调。
没想到,一会儿之后,好心的派出所民警打来电话,提醒她注意。“民警反应速度太快了,真贴心。”十几分钟的谈话,乐事不少,笑声不断。
带我们到医院找励美珍的,是老年培训班的“同学”、小区邻居陈幼芬。来之前,她打开手机,一通微信语音,就锁定了位置。
“微信、导航什么的,都会用,但是拍照取景、面对面加群、视频剪辑这些功能,还真不太会。群里看到培训通知,马上就报名了。”陈幼芬说。
课堂上,陈幼芬学得极认真,六节课全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年纪大了更记不住,我记笔记就记了一本子。”她比划着。
“你看,这是刚发的视频号,取景不能太正,背景不能太杂……”陈幼芬滔滔不绝地介绍着。
采访最后,我提议,“加个微信吧”,但一时没找对加好友的地方。
“哎呀,你怎么搞的啦。”她很快凑过来,对着我的手机屏幕,连点几下,轻松搞定。
在宁波,像励美珍、陈幼芬这样有“网感”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得益于宁波市民生实事项目“老年人智能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综合科普”,今年以来,市科协面向全市60岁以上人群,针对出行、就医、购物、办事、教育等场景开展系统培训,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
截至12月4日,老年人手机数字化应用场景已完成科普培训15.8万人次,年度指标完成率158%。
“初级的都会了,如果有高级课程,我还要学。”陈幼芬斩钉截铁地说。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成良田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