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患者做检查。
作为爱美女性,25岁的小倪(化姓)对自己的身材有着严苛的要求。为了保持身型,她经常在饮食上“苛待”自己,比如一天只吃一两餐,基本不吃早饭,中午11点半以后才进餐。身材是保持住了,但身体发出了“抗议”:近日,她的右侧上腹部反复隐隐作痛,进食后疼痛会加剧,有时候半夜睡觉翻个身也会疼醒,于是不得不前往宁波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就诊。
接诊的副主任中医师魏冬梅告诉小倪:“你的上腹部B超显示有胆结石,这和长期节食减肥、饮食不规律大有关系。”小倪愕然:“吃得油腻才会得胆结石吧?我每天清淡饮食,怎么还会得?”
这些习惯易招胆结石
小倪的上腹部B超检查显示,胆囊里面有一个1.0厘米×0.5厘米小结石。魏医师仔细询问小倪饮食情况后说,那些看似自律的饮食习惯其实很容易招惹胆结石。
“许多人通常认为只有那些摄入高脂肪食物的人才会患上胆结石,但实际上,饮食不规律的人同样容易患上这种疾病。”魏医师耐心地向小倪解释了胆结石的成因,所谓的饮食不规律,可能是指长时间的空腹状态,也可能是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或者两者交替出现的情况。
胆囊负责储存胆汁,每当人们进食之后,身体会发出一个信号,胆囊随即释放储存的胆汁以帮助食物的消化。如果两餐间隔过长,胆汁就无法及时排空,导致胆汁浓缩,长期如此,就可能形成胆结石。
之后,魏医生对小倪进行了饮食指导,建议她三餐定时定量,保持七分饱的状态,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并加用中药健脾疏肝利胆治疗。
几周后,小倪自觉右上腹的胀痛感有了明显的缓解。鉴于结石的体积不大,魏医生不建议小倪手术治疗,而是通过每年的体检来定期复查结石的情况。
减肥先补脾
魏冬梅表示,虽然减少食物的摄入确实可以降低热量的吸收,但是摄入过少的热量也会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长期以往,不仅难以达到减肥的效果,反而可能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心情沮丧,甚至可能引发厌食症、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消化道结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清代医家陈士铎有言:“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营运,故痰生之。”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能将水饮转化为津液,输布全身。若脾气虚衰,水湿运化无力,则聚而成痰,脾胃不好,吃下去的食物水液就不能及时地运化为营养,就会变成湿气堵在体内,时间久了身体就会越来越胖,所以减肥先补脾。
首先,脾脏喜欢干燥而厌恶潮湿,因此在饮食上应该避免食用肥腻、甘甜和油腻的食物,例如减少煎炸、烧烤等食物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消食功效的药食同源食物,如薏米、山药、赤小豆等。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晚上九十点以后不要进食,夜宵会引起过剩的热量积存。
忧思伤脾,过度的思虑可直接伤脾。因此,保持心情的平和,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对于补脾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运动方面,需选择一些持续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例如,八段锦中的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通过一手上举、一手下按的动作,可以对胃肠道产生牵引作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每天坚持练习,修身养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点穴推腹的方法来“补脾”。比如在脾经上,有许多穴位,包括三阴交穴、太白穴以及阴陵泉穴等,通过按揉和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助运、增强脾胃功能的效果。
记者庞锦燕 通讯员吴佳礼 文/摄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