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全国排名第五 宁波制造产值、增加值何以实现突破
2025-02-09 19:1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以江丰电子为龙头,余姚市半导体溅射靶材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甬派客户端记者殷聪

工业增加值7067亿元,首破7000亿元大关,与上年度相比增长7.5%,全国排名前进一位,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5万亿元大关,与2020年相比增加8273亿元,增长46.2%……去年,宁波制造交出亮眼答卷,产值、增加值实现“双突破

高速增长的数据,展现出宁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去年以来,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宁波不断突破自我,为制造业发展积蓄更加强劲的动能。

不知不觉中,这类数字化看板逐渐成为了宁波服装企业的标配。

传统产业“转”出新空间

走进方太厨具的生产车间,多功能六轴机器人、RFID采集系统、CCD视觉系统等数十种智造系统与设备,在数据网联的基础上,配合得越发紧密。

在集烟罩全自动冲压线上,11道生产工序全部交由13个协同机器人完成。每13秒,就有一台集烟罩下线,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30%。

当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企业的标配,宁波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不断提质扩面。去年,宁波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2700个,数量全省第一,成功实现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

借助数字化力量,宁波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去年,宁波17个传统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128.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智能家电实现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10.3%,空调、空气炸锅、蒸汽熨烫机等家电产量不断增长。

“宁波要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既要‘智造’提升生产效率,也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宁波,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创新为突破口,紧贴市场需求,主动求变。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新增1个国际首台(套)装备,3个国内首版次软件实现国内首版次软件零的突破,整体“三首”产品数量再创新高。聚焦转型升级,宁波传统产业逐步转出发展新空间。

极氪汽车排队下线。

重点产业“聚”出新天地

2月5日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极氪智慧工厂生产车间引擎重启、动力十足,为前湾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核心区注入强大动能。

2021年首款车型“极氪001”下线,去年相继发布“2024款极氪001”“极氪7X”“极氪 MIX”等车型,去年12月第4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甬下线……历时37个月,极氪刷新了国内最快下线40万辆豪华纯电新能源汽车的历史纪录。

通过引进极氪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宁波不断放大以企引企、以链引链效果。去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5万辆,实现翻番,产量占全省总量的42.5%。从整车放大到产业链,宁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完成产值3381.57亿元,同比增长24%。

经过持续培育,在宁波“聚”出新天地的,不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

去年,随着镇海炼化千万吨扩能和高端新材料项目全面竣工,镇海炼油总能力突破5000万吨,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在磁性材料领域,宁波已集聚全国约22%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磁性材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实现了磁性材料产业的“无中生有”。

“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中国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宁波市磁性材料集群、宁波市绿色石化集群已入选这批产业集群“国家队”。

去年,宁波协同创建的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群“国家队”总量达4个;与此同时,宁波新增余姚市半导体溅射靶材、江北区力传感器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累计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石墨烯产线。

新兴产业“谋”出新未来

“目前,大棚内的环境温度为12℃,有了石墨烯电热膜,育苗床温度就能达到20℃。”日前,在北京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内,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电热膜项目负责人吴祯琪借助热成像仪介绍着石墨烯电热膜的性能。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这也是甬产石墨烯电热膜首次应用于北方地区冬季育苗。

从2008年提前布局石墨烯产业至今,宁波石墨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功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首次。特别是2022年底,位于宁波的石墨烯创新中心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后,一批石墨烯新应用、新成果在宁波加速落地。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以首次商业化为重点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已成功组建研发团队30余个,培育孵化石墨烯企业20余家,获得授权专利300余项。

宁波已逐步聚集起一批集成电路企业。

提前谋划、长远布局,得益于此的还有集成电路产业。

在江丰电子、甬矽电子、盛吉盛半导体、荣芯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龙头的带动下,近年来睿晶半导体、爱芯元智、奥拉半导体、希磁电子等一批新面孔加速涌现。去年,宁波集成电路实现工业总产值625.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4.4%。

眼下,宁波正加快推动“36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开展新一轮着眼长远的新兴产业布局。

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中,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将重点推动关键项目的落地投产和细分领域的中试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将在扩大新能源整车产能的同时,在燃料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重点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海工装备等六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围绕人形机器人、前沿新材料和低空经济等一批新产业,在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系统性部署。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全国排名第五 宁波制造产值、增加值何以实现突破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2-09 19:13:00

以江丰电子为龙头,余姚市半导体溅射靶材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甬派客户端记者殷聪

工业增加值7067亿元,首破7000亿元大关,与上年度相比增长7.5%,全国排名前进一位,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首破2.5万亿元大关,与2020年相比增加8273亿元,增长46.2%……去年,宁波制造交出亮眼答卷,产值、增加值实现“双突破

高速增长的数据,展现出宁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去年以来,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宁波不断突破自我,为制造业发展积蓄更加强劲的动能。

不知不觉中,这类数字化看板逐渐成为了宁波服装企业的标配。

传统产业“转”出新空间

走进方太厨具的生产车间,多功能六轴机器人、RFID采集系统、CCD视觉系统等数十种智造系统与设备,在数据网联的基础上,配合得越发紧密。

在集烟罩全自动冲压线上,11道生产工序全部交由13个协同机器人完成。每13秒,就有一台集烟罩下线,整体生产效率提升了30%。

当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企业的标配,宁波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不断提质扩面。去年,宁波实施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2700个,数量全省第一,成功实现工业企业“数字化全覆盖”。

借助数字化力量,宁波传统产业焕发新机。去年,宁波17个传统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128.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智能家电实现增加值334亿元,同比增长10.3%,空调、空气炸锅、蒸汽熨烫机等家电产量不断增长。

“宁波要实现传统产业升级,既要‘智造’提升生产效率,也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宁波,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创新为突破口,紧贴市场需求,主动求变。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新增1个国际首台(套)装备,3个国内首版次软件实现国内首版次软件零的突破,整体“三首”产品数量再创新高。聚焦转型升级,宁波传统产业逐步转出发展新空间。

极氪汽车排队下线。

重点产业“聚”出新天地

2月5日是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极氪智慧工厂生产车间引擎重启、动力十足,为前湾新区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核心区注入强大动能。

2021年首款车型“极氪001”下线,去年相继发布“2024款极氪001”“极氪7X”“极氪 MIX”等车型,去年12月第4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甬下线……历时37个月,极氪刷新了国内最快下线40万辆豪华纯电新能源汽车的历史纪录。

通过引进极氪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宁波不断放大以企引企、以链引链效果。去年,我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5万辆,实现翻番,产量占全省总量的42.5%。从整车放大到产业链,宁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去年完成产值3381.57亿元,同比增长24%。

经过持续培育,在宁波“聚”出新天地的,不光是新能源汽车产业。

去年,随着镇海炼化千万吨扩能和高端新材料项目全面竣工,镇海炼油总能力突破5000万吨,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在磁性材料领域,宁波已集聚全国约22%的稀土永磁材料企业,磁性材料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实现了磁性材料产业的“无中生有”。

“推进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中国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合作的重要途径。”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宁波市磁性材料集群、宁波市绿色石化集群已入选这批产业集群“国家队”。

去年,宁波协同创建的浙东工业母机、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成功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集群“国家队”总量达4个;与此同时,宁波新增余姚市半导体溅射靶材、江北区力传感器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累计6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石墨烯产线。

新兴产业“谋”出新未来

“目前,大棚内的环境温度为12℃,有了石墨烯电热膜,育苗床温度就能达到20℃。”日前,在北京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育苗大棚内,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石墨烯电热膜项目负责人吴祯琪借助热成像仪介绍着石墨烯电热膜的性能。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这也是甬产石墨烯电热膜首次应用于北方地区冬季育苗。

从2008年提前布局石墨烯产业至今,宁波石墨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功拿下了多个全国第一、全国首次。特别是2022年底,位于宁波的石墨烯创新中心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后,一批石墨烯新应用、新成果在宁波加速落地。

数据显示,近两年来,以首次商业化为重点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已成功组建研发团队30余个,培育孵化石墨烯企业20余家,获得授权专利300余项。

宁波已逐步聚集起一批集成电路企业。

提前谋划、长远布局,得益于此的还有集成电路产业。

在江丰电子、甬矽电子、盛吉盛半导体、荣芯半导体等一批产业龙头的带动下,近年来睿晶半导体、爱芯元智、奥拉半导体、希磁电子等一批新面孔加速涌现。去年,宁波集成电路实现工业总产值625.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14.4%。

眼下,宁波正加快推动“36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开展新一轮着眼长远的新兴产业布局。

三大标志性产业集群中,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集群将重点推动关键项目的落地投产和细分领域的中试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将在扩大新能源整车产能的同时,在燃料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实现新的突破;重点发展壮大生命健康、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海工装备等六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围绕人形机器人、前沿新材料和低空经济等一批新产业,在未来产业新赛道开展系统性部署。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