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春早“工”正忙|天降外卖!宁波低空经济加“数”奔跑
2025-02-13 19:2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严瑾 施文

  “无人机即将抵达航站楼……”

  在宁波老外滩,一台无人机载着从江北万达送来的外卖咖啡,仅12分钟就空降至宁波首台无人机智能配送站。地面上,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新智能)的工程师们正忙着对配送站进行最后的调试,期待它在2月底正式运行,让更多市民感受“外卖从天而降”的惊喜。

  当前,“低空经济”已被列入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蛇年伊始,宁波多家低空经济企业正开足马力,加“数”奔跑,朝着广阔的天空振翅高飞。

翼新智能推出的宁波首台无人机智能配送站。记者 严瑾/摄

  你的外卖将从天而降

  在低空经济的版图中,无人机物流配送是最贴近民生的场景之一。作为宁波地区该领域的领跑者,翼新智能正不断扩大业务版图。2024年,该公司拿下宁波首个无人机物流运营牌照,打通从江北万达到中海富华里社区的“空中外卖”航线,并开辟宁波市中心血站到宁波李惠利医院的“生命通道”。

  目前,翼新智能的生产线正“火力全开”。记者来到该公司位于江北洪塘的工厂,看到一架架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整装待发。而在另一个车间,工人们正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无人机智能柜。这款智能柜自带无人机停机坪,外观酷似快递柜,内有5个货箱,将成为无人机外卖配送的“新基建”,在老外滩试点运营。

翼新智能正进行智能柜的装配和测试。记者 严瑾/摄

  “我们的产品线,覆盖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全产业链,既有无人机制造,又有智能柜研发,更涉及城市配送的运营管理和航线布局。”翼新智能城市运营经理黄哲可介绍,“目前公司的订单已排到四五月,还在招兵买马,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入职,参与机柜的装配与测试。”

  如何让外卖从天而降?黄哲可告诉记者,该公司推出的无人机智能配送柜与“饿了么”平台合作,规划出多条点对点的航线,用无人机将外卖从商家送至智能柜,再由骑手完成“最后一百米”的配送,能将配送效率提升约60%,既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延误,又降低外卖骑手的事故风险。

  “我们正在为宁波搭建空中物流体系,希望将业务范围拓展至鄞州、奉化、宁海等区域。未来,除了外卖,需要同城配送的物资、文件、鲜花、药物等,都能通过无人机完成。”黄哲可表示,“同时,我们还在探索‘AI+无人机’的结合路线,例如,用AI辅助路线规划和巡查分析,提升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翼新智能自主研发的城市配送无人机。记者 严瑾/摄

  飞行机器人“带电作业”

  飞行器制造,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板块。目前,宁波已拥有10余家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其中,既有像翼新智能这样服务美好生活的“急先锋”,又有专注农业监测、公安消防、智能巡检、地理测绘等社会治理场景的“探路者”,更有一批科研院所的专家正紧锣密鼓地投入相关技术研发。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研究院,先进数值模拟研究室副主任万凯迪正对团队研发的第二代“带电作业飞行机器人”开始仿真模拟实验,通过流体力学计算等方式调整飞行器参数,完成功能优化。

  万凯迪团队研发的“带电作业飞行机器人”,采用特殊的机器人构型设计,具备接触式作业能力。除了基本的飞行拍摄功能,它还能在高压线墙壁风力机叶片等表面停留并接触作业,有效解决人工高压输电线路空中作业的安全问题。不仅如此,该项技术还具有可靠性高、感知能力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万凯迪正进行飞行机器人调试。记者 施文/摄

  “目前,该技术产品已应用于高压输电线维修和接触式检测、风力发电机叶片接触式检测、高层建筑清洗和喷涂等领域。”谈及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万凯迪憧憬满满,“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向国内外的电网、新能源发电和市政等领域拓展,让前沿的创新技术更好地为城市发展赋能。”

  说起今后的打算,万凯迪表示,他希望发挥AI在数据处理、图像识别、动态路径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飞行机器人的自主飞行、智能化感知和决策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当AI遇上低空管理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唯有将无人机制造业与低空服务业相结合,方能让低空经济产业行稳致远。

  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敦刚结束春节假期,就马不停蹄地和宁波市各级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开展“头脑风暴”。天津、北京、深圳、绍兴、杭州……今年以来,他跑遍全国多座城市,只为调研一个前瞻性的话题——“AI+低空经济”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机会?

  “最近,我一直在忙着调研全国各地的无人机整机厂,希望为宁波引进一些高端无人机制造项目。”吴敦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数字孪生服务商,宝略科技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实景三维的“CT式”扫描。他希望公司打造的“数字底座”,能在低空经济的浪潮下加“数”起飞。

宝略科技为城市打造的“数字底座”。

  “比如,我们研发一套智能化的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对宁波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进行无人机智能巡检,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它还能通过无人机,对街道的违章停车进行监管,一旦AI识别出问题就会第一时间通知物业或交通管理部门。”吴敦打算陆续拜访杭州的科技巨头,探索将AI大模型嵌入低空经济的方式,研究人形机器人与测绘结合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导入AI大模型,快速‘还原’一场交通事故的案发现场,助力相关部门做责任认定。同时,传统的测绘业务,依赖人背着沉重的设备丈量世界,当人形机器人普及后,这项繁琐而沉重的任务,就可以由机器来协助完成……”展望未来,吴敦充满信心。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春早“工”正忙|天降外卖!宁波低空经济加“数”奔跑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2-13 19:22: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严瑾 施文

  “无人机即将抵达航站楼……”

  在宁波老外滩,一台无人机载着从江北万达送来的外卖咖啡,仅12分钟就空降至宁波首台无人机智能配送站。地面上,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翼新智能)的工程师们正忙着对配送站进行最后的调试,期待它在2月底正式运行,让更多市民感受“外卖从天而降”的惊喜。

  当前,“低空经济”已被列入2025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蛇年伊始,宁波多家低空经济企业正开足马力,加“数”奔跑,朝着广阔的天空振翅高飞。

翼新智能推出的宁波首台无人机智能配送站。记者 严瑾/摄

  你的外卖将从天而降

  在低空经济的版图中,无人机物流配送是最贴近民生的场景之一。作为宁波地区该领域的领跑者,翼新智能正不断扩大业务版图。2024年,该公司拿下宁波首个无人机物流运营牌照,打通从江北万达到中海富华里社区的“空中外卖”航线,并开辟宁波市中心血站到宁波李惠利医院的“生命通道”。

  目前,翼新智能的生产线正“火力全开”。记者来到该公司位于江北洪塘的工厂,看到一架架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整装待发。而在另一个车间,工人们正将一个个零部件组装成无人机智能柜。这款智能柜自带无人机停机坪,外观酷似快递柜,内有5个货箱,将成为无人机外卖配送的“新基建”,在老外滩试点运营。

翼新智能正进行智能柜的装配和测试。记者 严瑾/摄

  “我们的产品线,覆盖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全产业链,既有无人机制造,又有智能柜研发,更涉及城市配送的运营管理和航线布局。”翼新智能城市运营经理黄哲可介绍,“目前公司的订单已排到四五月,还在招兵买马,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入职,参与机柜的装配与测试。”

  如何让外卖从天而降?黄哲可告诉记者,该公司推出的无人机智能配送柜与“饿了么”平台合作,规划出多条点对点的航线,用无人机将外卖从商家送至智能柜,再由骑手完成“最后一百米”的配送,能将配送效率提升约60%,既减少交通拥堵带来的延误,又降低外卖骑手的事故风险。

  “我们正在为宁波搭建空中物流体系,希望将业务范围拓展至鄞州、奉化、宁海等区域。未来,除了外卖,需要同城配送的物资、文件、鲜花、药物等,都能通过无人机完成。”黄哲可表示,“同时,我们还在探索‘AI+无人机’的结合路线,例如,用AI辅助路线规划和巡查分析,提升无人机的工作效率。”

翼新智能自主研发的城市配送无人机。记者 严瑾/摄

  飞行机器人“带电作业”

  飞行器制造,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板块。目前,宁波已拥有10余家无人机整机制造企业。其中,既有像翼新智能这样服务美好生活的“急先锋”,又有专注农业监测、公安消防、智能巡检、地理测绘等社会治理场景的“探路者”,更有一批科研院所的专家正紧锣密鼓地投入相关技术研发。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研究院,先进数值模拟研究室副主任万凯迪正对团队研发的第二代“带电作业飞行机器人”开始仿真模拟实验,通过流体力学计算等方式调整飞行器参数,完成功能优化。

  万凯迪团队研发的“带电作业飞行机器人”,采用特殊的机器人构型设计,具备接触式作业能力。除了基本的飞行拍摄功能,它还能在高压线墙壁风力机叶片等表面停留并接触作业,有效解决人工高压输电线路空中作业的安全问题。不仅如此,该项技术还具有可靠性高、感知能力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万凯迪正进行飞行机器人调试。记者 施文/摄

  “目前,该技术产品已应用于高压输电线维修和接触式检测、风力发电机叶片接触式检测、高层建筑清洗和喷涂等领域。”谈及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万凯迪憧憬满满,“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向国内外的电网、新能源发电和市政等领域拓展,让前沿的创新技术更好地为城市发展赋能。”

  说起今后的打算,万凯迪表示,他希望发挥AI在数据处理、图像识别、动态路径规划等方面的能力,提高飞行机器人的自主飞行、智能化感知和决策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当AI遇上低空管理服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唯有将无人机制造业与低空服务业相结合,方能让低空经济产业行稳致远。

  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敦刚结束春节假期,就马不停蹄地和宁波市各级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开展“头脑风暴”。天津、北京、深圳、绍兴、杭州……今年以来,他跑遍全国多座城市,只为调研一个前瞻性的话题——“AI+低空经济”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机会?

  “最近,我一直在忙着调研全国各地的无人机整机厂,希望为宁波引进一些高端无人机制造项目。”吴敦告诉记者,作为一家数字孪生服务商,宝略科技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实景三维的“CT式”扫描。他希望公司打造的“数字底座”,能在低空经济的浪潮下加“数”起飞。

宝略科技为城市打造的“数字底座”。

  “比如,我们研发一套智能化的低空管理服务平台,对宁波的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进行无人机智能巡检,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它还能通过无人机,对街道的违章停车进行监管,一旦AI识别出问题就会第一时间通知物业或交通管理部门。”吴敦打算陆续拜访杭州的科技巨头,探索将AI大模型嵌入低空经济的方式,研究人形机器人与测绘结合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导入AI大模型,快速‘还原’一场交通事故的案发现场,助力相关部门做责任认定。同时,传统的测绘业务,依赖人背着沉重的设备丈量世界,当人形机器人普及后,这项繁琐而沉重的任务,就可以由机器来协助完成……”展望未来,吴敦充满信心。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