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从"修物"到"修心" 宁波这个社区爱心修理铺志愿服务升级
2025-02-14 07:42: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专题】在宁波 看见文明中国

“全能祖辈志愿团”成员。

  2月13日一大早,居民王女士推开了鄞州区百丈街道潜龙社区“老吴帮邻工作坊”的大门,带来了需要缝补的衣物。原来,就在前几天,工作坊新增了一项便民志愿服务——免费缝补衣物。

  据了解,该工作坊成立于2012年,由5位热心退休老人组成,专为周边居民提供免费的“小修小补”服务,被大家称为“全能祖辈志愿团”。

  各地居民慕名而来

  以往,爱心修理铺主要提供各类家电维修等服务,深受居民好评。随着社区发展,居民们需求多样化,尤其是老人,面对衣服破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修补,于是,“老吴帮邻工作坊”决定“添新枝”,工作坊成员叶永康特意将家中的缝纫机搬进工作坊,无偿为居民缝补衣物。

  据工作坊负责人吴苗旺介绍,每天不仅有来自社区的居民,还有许多其他地方的人慕名而来,请求修补老物件。2023年7月,家住东钱湖的一名男子,带着一台老式的电风扇走进工作坊。这台电风扇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父亲组装的。父亲去世后,他经常睹物思人,某日突发奇想,希望能修复这个电风扇。他四处打听,得知了“老吴帮邻工作坊”,便立刻前来寻求帮助。

  像他这样慕名而来的人有很多,有个奉化的男子专程送来一把伞请求维修,那是他与妻子的定情信物;关爱小区的一位老人,拎着一台电风扇来修理,那是他结婚时购买的,也是妻子最钟爱的物件……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吴苗旺和他的团队不仅让老物件焕发新生,而且在助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实现了老有所为。

  “修理铺”变“解忧铺”

  “老吴帮邻工作坊”的志愿服务故事,在社区中传为佳话,2023年,更是受到央媒的关注,吸引了两位“身怀绝技”的志愿者闻讯而来。因此,“老吴帮邻工作坊”的服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展,甚至承担起了社区居民矛盾调解的工作,“修理铺”也成为了化解矛盾忧愁的“解忧铺”。

  58岁的胡海平在附近一家酒店工作,每天一有空,他便会来到工坊找这几位“大老哥”倾诉烦心事。这让他决定,过两年退休之后,要加入“老吴帮邻工作坊”做志愿者,为此,成员们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向他传授一些修理技能,平时有空,他也会搭把手。

  如今,“老吴帮邻工作坊”已经成为社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从“修物”到“修心”,“老吴帮邻工作坊”实现了“青蓝接力”。

  “从被服务者,到成为服务者,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这些‘全能祖辈’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证明,年龄并非志愿服务的障碍,反而是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区服务。”潜龙社区党委书记水洪表示,接下来,社区也会继续助力爱心修理铺拓展更多的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宁波晚报记者马佳威 通讯员倪馨怡俞之鹤文/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从"修物"到"修心" 宁波这个社区爱心修理铺志愿服务升级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02-14 07:42:00

“全能祖辈志愿团”成员。

  2月13日一大早,居民王女士推开了鄞州区百丈街道潜龙社区“老吴帮邻工作坊”的大门,带来了需要缝补的衣物。原来,就在前几天,工作坊新增了一项便民志愿服务——免费缝补衣物。

  据了解,该工作坊成立于2012年,由5位热心退休老人组成,专为周边居民提供免费的“小修小补”服务,被大家称为“全能祖辈志愿团”。

  各地居民慕名而来

  以往,爱心修理铺主要提供各类家电维修等服务,深受居民好评。随着社区发展,居民们需求多样化,尤其是老人,面对衣服破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修补,于是,“老吴帮邻工作坊”决定“添新枝”,工作坊成员叶永康特意将家中的缝纫机搬进工作坊,无偿为居民缝补衣物。

  据工作坊负责人吴苗旺介绍,每天不仅有来自社区的居民,还有许多其他地方的人慕名而来,请求修补老物件。2023年7月,家住东钱湖的一名男子,带着一台老式的电风扇走进工作坊。这台电风扇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父亲组装的。父亲去世后,他经常睹物思人,某日突发奇想,希望能修复这个电风扇。他四处打听,得知了“老吴帮邻工作坊”,便立刻前来寻求帮助。

  像他这样慕名而来的人有很多,有个奉化的男子专程送来一把伞请求维修,那是他与妻子的定情信物;关爱小区的一位老人,拎着一台电风扇来修理,那是他结婚时购买的,也是妻子最钟爱的物件……

  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吴苗旺和他的团队不仅让老物件焕发新生,而且在助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晚年生活,实现了老有所为。

  “修理铺”变“解忧铺”

  “老吴帮邻工作坊”的志愿服务故事,在社区中传为佳话,2023年,更是受到央媒的关注,吸引了两位“身怀绝技”的志愿者闻讯而来。因此,“老吴帮邻工作坊”的服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展,甚至承担起了社区居民矛盾调解的工作,“修理铺”也成为了化解矛盾忧愁的“解忧铺”。

  58岁的胡海平在附近一家酒店工作,每天一有空,他便会来到工坊找这几位“大老哥”倾诉烦心事。这让他决定,过两年退休之后,要加入“老吴帮邻工作坊”做志愿者,为此,成员们还发挥“传帮带”作用,向他传授一些修理技能,平时有空,他也会搭把手。

  如今,“老吴帮邻工作坊”已经成为社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单打独斗到团队协作,从“修物”到“修心”,“老吴帮邻工作坊”实现了“青蓝接力”。

  “从被服务者,到成为服务者,在社区治理过程中,这些‘全能祖辈’通过参与社区服务证明,年龄并非志愿服务的障碍,反而是经验和智慧的积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社区服务。”潜龙社区党委书记水洪表示,接下来,社区也会继续助力爱心修理铺拓展更多的志愿服务内容,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宁波晚报记者马佳威 通讯员倪馨怡俞之鹤文/摄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