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力传感30周年庆典现场。
2月16日,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力传感)迎来30周岁生日。而立之年“再出发”,柯力传感定下发展新目标——5年内再造一家上市公司。
战略投资“再下一城”
去年,柯力传感在资本市场可谓风头无两——凭借外延式并购,在一级市场频频出圈;在二级市场上,更是乘着人形机器人的东风,创下88.66元的股价新高,市值突破200亿元大关。
在30周年庆典现场,柯力传感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浙江博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沈阳东大传感技术有限公司3家被投企业正式签约。至此,柯力传感战略投资企业增至30家。
收购博远电子,标志着柯力传感在传感器领域物理量拓展至振动领域;对沈阳东大的战略投资,则推动柯力传感在高端温测传感领域启新程。而开普勒机器人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与宇树科技的H1、特斯拉的“擎天柱”二代一同位列“十八金刚”。
今年,开普勒推出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蓝领”机器人。据介绍,该机器人对标的是特斯拉“擎天柱”,身高175厘米,体重83公斤,单手可负载15公斤重物。
在技术方面,其采用四肢主体结构一体化设计,单手11个自由度,每个指尖配备96个触点的柔性传感器,可应用于灵活搬运等劳动场景,并实现8小时不间断续航。
“除机器人算力芯片等少数零部件采用国外厂商外,其余基本都是我们自研或已经实现国产化。”开普勒联合创始人兼CEO胡德波在柯力传感30周年庆典上表示,公司将与柯力传感进行全方位战略合作。

柯力传感总部。
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
从30年前的北仑三山乡8人小工厂,到今天拥有约3000名职工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柯力传感这匹中国称重传感器领域的“黑马”正勇毅“战新”。
柯力传感董事长兼总裁柯建东表示,柯力要做迎风者而非追风人,公司的今天是三年前便“决定”的。
柯力传感主要产品有应变式传感器、仪表等元器件,主要应用于称重、测控、自动化领域。从2011年至今,该公司连续14年保持力学传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称重设备与交通、冶金、港口、化工、建筑、机械等行业发展高度关联,近年来,受市场规模增速放缓影响,柯力传感开始谋求产业升级,开辟新增长曲线。
2023年起,柯力传感以传感器、自动化设备、工业物联网、平台型企业为主攻方向,先后完成19家企业投资,切入电量、光栅、新能源负极材料等细分“赛道”,向多物理量传感器平台型企业加速转型。目前,该公司涉及传感器物理量超20种。
去年12月4日,柯力传感对外公布完成对德壹机器人数千万元的战略投资,取得高端力学传感器的关键突破。该企业在3D视觉算法、六维力控算法、人体穴位智能识别、医学理疗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完成了一套高效精准的AI机器人理疗解决方案。
柯力传感表示,公司将加速与机器人市场接轨,打开为机器人全行业客户供货的上升通道,获取批量化高端力学传感器订单。
不仅如此,基于主业多年积淀,柯力传感重点突破机器人传感器技术。目前,该公司六维力传感器已成功完成样品送测,并正式交付华为。
据了解,六维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中主要发挥力控、摆动稳定控制和安全控制等功能,用于手腕和脚腕等处,产品单价约2万元,一台人形机器人一般需要4个六维力矩传感器。据海通证券研究所测算,预计量产10万台至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对应的六维力传感器新增市场规模为32亿元至60亿元。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也是柯力传感的重要合作客户,在庆典现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熊蓉透露,视力融合智能作业是其与柯力传感的合作重点。
走向“传感器森林”
2023年,柯力传感提出打造“传感器森林”理念。时隔近2年,这一“森林”已“根深、叶茂、枝繁”——一方面,通过外延式并购,柯力传感的产业触角快速延伸;另一方面,母子公司之间高效协同与融合。
如何又快又好的相互融合?产业基金、产业园区、产业大脑是“传感器森林”开枝散叶的重要“养分”组成。
去年9月,柯力传感出资5500万元,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宁波传感谷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该基金主要瞄准两大类企业——一是,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并购后可与母公司实现高度融合的企业(如被投工业机器人企业桃子自动化);二是,具备高成长性、高技术壁垒的早期企业(如被投芯片设计企业米德方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获得柯力传感投资后,被投企业还将入驻公司产业园。目前,柯力传感在宁波、郑州、深圳以及安徽池州拥有近7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其中,深圳产业园定位为智能传感特色园区,目前已投资8家企业,并正筹建机器人研发中心。
2024年,江北区力传感器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之中,宁波柯力物联网园区功不可没——数据显示,该园区去年引进产业链企业574余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4家、规上企业27家,实现产出18亿元、税收近2300万元。
柯力传感还牵头成立浙江省首个智能传感器产业大脑,涵盖产业生态、数字治理、智慧城市等场景。截至2024年底,该平台已积累入链企业近4000家、超1.5项专利、超7万条智能传感器企业数据,预计实现年销售额约千万元。
目前,柯力传感已初步选定两三家成长性较强且与母公司保持相对独立的子公司,对其制定三年资本化行动计划。
蹄急步稳,勇毅笃行。柯建东表示,从传感器领域的“单点突破”到物联网生态的“谋势”,未来,柯力传感将回归第一性原理,即核心客户、需求、产品、销售系统,重点布局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制造、环境测量、工业物联网五大“赛道”,建设一流的传感器公司。
宁波晚报记者张恒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