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美观与功能性兼具 道路焕新宁波如何实现“双赢”?
2025-03-01 07:04: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周宿渡路实现多杆合一。(余建文 胡欣瑜 摄)

今年,我市提出要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其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血脉”,道路建设不仅关乎交通效率,更是城市景观的独特展现。

道路焕新,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既保持城市风貌的统一性,又实现美观与功能性兼具,是规划、建设等部门共同面临的挑战。

最近,鄞州区住建局牵头编制了《鄞州区城市道路建设控制性指引(试行)》,一体化构建完整连续的城市道路界面。

“出台这个导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建设标准,落实先进设计理念,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提升街道风貌品质。”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局技术人员梁夏龙介绍,前期该局对辖区内的箕漕街、首南中路、新典路等近50条道路进行了深度调研剖析,发现不少道路存在风貌不统一、铺装选材不合理、绿化种植不适宜等问题。

造马路,如何既省钱、耐用,又有高颜值?这就需要引入新理念,对城市道路全要素制定建设标准。

鄞州区住建局编制的这份导则,围绕“以人为本、绿色优先、经济合理”理念,经过与规划、交警、市政等30余个部门深度研讨,重点瞄准城市道路慢行空间、车行空间的道路配套设施、绿化工程、交通科技等17个要素点,通过净化、优化、美化道路空间,适度超前指引街区道路空间建设,避免城市形态割裂。

记者发现,新建成的周宿渡路两侧的路灯杆除了上端照明,中部还伸出一截横杆,上面装有信号灯或探头,整条马路绿化疏朗,井盖、栏杆等设置合理,风格明快。梁夏龙说,周宿渡路的建设采用了导引标准,将路灯、交通设施、治安监控设施合杆设置,通过做“减法”,杆件数量减少了约40%,并且统一杆件样式和色调,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美感。

“在道路建设中,我们倡导推进多类型地下管廊建设,配套实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采用景观外罩、绿化融合等方式,序化道路空间。道路绿化,优先选择乡土适生品种,不使用名贵苗木。另外,充分利用道路沿线特征,打造‘成片’美景,确保城市道路颜值高、品质佳。”梁夏龙说。

据悉,目前该导则已经在鄞州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中推行。后续,鄞州区建设部门还将发布城市公园建设导则、街巷整治提升导则,为系统建设宜居城区、畅通城市“脉络”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指引,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道路的建设、管理重在细节。

针对当前城市家具存在的维护保洁缺位、空间布设散乱、集约整合缺失等问题,我市市容环卫部门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做法,着手编制《宁波市城市家具设置和管理导则》,已在去年底基本完成。

该导则对六大类、40多个小类城市家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城市家具与空间环境关系开展系统性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家具分区分类设置要求、典型案例、编码管理规范及正负清单等。市容环卫部门人士表示,导则将从源头上逐步解决当前城市家具设置“各自为政、设置散乱、色彩混乱、顾此失彼”等影响市容景观的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家具设置水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胡欣瑜 胡成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美观与功能性兼具 道路焕新宁波如何实现“双赢”?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3-01 07:04:00

周宿渡路实现多杆合一。(余建文 胡欣瑜 摄)

今年,我市提出要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其中,作为城市发展的“血脉”,道路建设不仅关乎交通效率,更是城市景观的独特展现。

道路焕新,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既保持城市风貌的统一性,又实现美观与功能性兼具,是规划、建设等部门共同面临的挑战。

最近,鄞州区住建局牵头编制了《鄞州区城市道路建设控制性指引(试行)》,一体化构建完整连续的城市道路界面。

“出台这个导则,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道路建设标准,落实先进设计理念,在控制造价的前提下,提升街道风貌品质。”该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局技术人员梁夏龙介绍,前期该局对辖区内的箕漕街、首南中路、新典路等近50条道路进行了深度调研剖析,发现不少道路存在风貌不统一、铺装选材不合理、绿化种植不适宜等问题。

造马路,如何既省钱、耐用,又有高颜值?这就需要引入新理念,对城市道路全要素制定建设标准。

鄞州区住建局编制的这份导则,围绕“以人为本、绿色优先、经济合理”理念,经过与规划、交警、市政等30余个部门深度研讨,重点瞄准城市道路慢行空间、车行空间的道路配套设施、绿化工程、交通科技等17个要素点,通过净化、优化、美化道路空间,适度超前指引街区道路空间建设,避免城市形态割裂。

记者发现,新建成的周宿渡路两侧的路灯杆除了上端照明,中部还伸出一截横杆,上面装有信号灯或探头,整条马路绿化疏朗,井盖、栏杆等设置合理,风格明快。梁夏龙说,周宿渡路的建设采用了导引标准,将路灯、交通设施、治安监控设施合杆设置,通过做“减法”,杆件数量减少了约40%,并且统一杆件样式和色调,全面提升城市道路美感。

“在道路建设中,我们倡导推进多类型地下管廊建设,配套实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采用景观外罩、绿化融合等方式,序化道路空间。道路绿化,优先选择乡土适生品种,不使用名贵苗木。另外,充分利用道路沿线特征,打造‘成片’美景,确保城市道路颜值高、品质佳。”梁夏龙说。

据悉,目前该导则已经在鄞州区的市政道路建设中推行。后续,鄞州区建设部门还将发布城市公园建设导则、街巷整治提升导则,为系统建设宜居城区、畅通城市“脉络”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指引,激发城市活力。

城市道路的建设、管理重在细节。

针对当前城市家具存在的维护保洁缺位、空间布设散乱、集约整合缺失等问题,我市市容环卫部门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做法,着手编制《宁波市城市家具设置和管理导则》,已在去年底基本完成。

该导则对六大类、40多个小类城市家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城市家具与空间环境关系开展系统性调研分析,并提出了城市家具分区分类设置要求、典型案例、编码管理规范及正负清单等。市容环卫部门人士表示,导则将从源头上逐步解决当前城市家具设置“各自为政、设置散乱、色彩混乱、顾此失彼”等影响市容景观的问题,有效提升城市家具设置水平。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胡欣瑜 胡成燕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