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为患者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最近气温节节攀升,被宠物咬伤的患者明显增加。记者从宁波明州医院犬伤预防处置门诊了解到,近期猫、狗等动物伤人的病例急剧上升,半个月已经接诊近200例。
被猫抓伤三天后就诊 伤口淤青肿胀
27岁的苏小姐(化名)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猫。3天前,小猫突然性情大变,对着主人扑咬,导致苏小姐的左手背及右侧小腿多处被咬伤,伤口出血。由于平时常有这样的抓伤,她没有第一时间就医,而是自行冲洗消毒。
3天过去了,伤口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出现淤青肿胀,疼痛加剧。苏小姐这才急匆匆赶到明州医院就医。接诊医生检查时发现,患者左手背和右侧小腿多处出现点状齿痕破皮结痂,创缘周围淤青肿胀。根据受伤情况判断为狂犬病三级暴露,万琪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并为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3岁的陈女士(化名)也是被自家的宠物猫咬伤,她猜测宠物猫是正处于发情期的缘故。好在她第一时间就医,处理及时。
健康动物也可能带有狂犬病毒
据该院急诊科万琪副主任医师介绍,近半个月来犬伤门诊接诊的病人将近200例。从致伤动物比例来看,猫伤占大多数。暴露部位中上肢最多,其次是下肢。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传染源是感染狂犬病毒的狗、猫等温血动物,它通过咬伤、抓伤、舔舐黏膜等方式传染给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在1个月—3个月内发病,极个别的人潜伏期可能超过1年。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
万琪提醒,很多人被小动物抓了表皮,因为没出血就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不接种狂犬疫苗。但其实病毒不是眼睛能看到的,防不胜防。而且不是只有患狂犬病的动物才带有病毒,看上去健康的狗、猫和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可能带有狂犬病毒。如果一不小心被其抓咬了,也可能会感染病毒。
狂犬病暴露后的伤口应如何处置?
第一步,伤口冲洗。第一时间用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专业冲洗液)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然后擦干伤口,避免清洗液残留。
第二步,消毒处理。伤口冲洗后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活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 ,并在24小时内完成疫苗接种。
另外,要预防其他感染。根据伤口污染或感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除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尤其要注意结合伤口性质与既往免疫史等,综合判断是否使用破伤风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
目前已获批准用于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主要有两种:
5针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当天)、3天、7天、14天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次,共注射5剂次。
“2-1-1”免疫程序:于0天(注射当天)注射狂犬病疫苗2剂次(分两处各注射1剂次),第7天、21天各注射1剂次,共注射4剂次。
万琪提醒,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猫、狗等宠物多的地方,不要抚摸自己不熟悉的宠物,带孩子外出时更应该时刻让孩子与猫、狗等宠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外,对于家养的宠物也要保持警惕。
宁波晚报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项宇 文/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