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从“一家亲”到“亲上加亲”
2025-04-27 14:55: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甬派客户端记者 时晓竹

  “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助力他们开拓新兴市场。”

  “浙港两地要从‘一家亲’到‘亲上加亲’。”

  “全力推动甬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

  4月25日上午,在宁波举行的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浙江(宁波)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负责人、省市有关领导在相关发言中如是说道。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之下,宁波、香港如何再续亲缘,深化商缘,东海浪与香江潮共谱华章?

  (一)

  “恰逢其时 恰逢其势”

  “香港是我家,宁波是我的家乡。”香港、宁波的关系,用宁波紫荆汇联合创始人包陪庆的话来描述再合适不过。

  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自2001年,时任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浙江省爱乡楷模顾国华倡议举办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以来,共促成283个项目落地,总投资达311.7亿美元

  从经贸出发,两地合作版图已延伸至金融会展、人才科技、港航物流等多元领域。

  以科技合作为例,借助香港高校资源优势,我市与香港高校合作共建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港湾创新中心(宁波)等各类创新平台。由市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的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孵化成立硬科技企业31家,其中9家公司进入天使期、总估值3.6亿元。

  “这次是我们特区政府高层代表团首次走进浙江,来到宁波,专题推介香港。”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指出,此次投资香港推介大会选择在宁波举办,具有多重意义——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这不仅是“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爱国情怀的高度肯定,更是对香港企业家乃至全球中国企业家的一种勉励。它为推介会选址宁波提供了重要契机”。

  当前,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国际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正为内地企业搭建高效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宁波在港口、开放、制造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特色,双方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恰逢其时,恰逢其势。”省政府相关领导表示,浙港两地从“一家亲”到“亲上加亲”,只有靠真抓实干。在深化经济合作方面,可以利用香港的国际化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香港企业也可以进一步加大在浙江、在宁波的投资,来分享内地经济发展的红利。

  “两地优势互补、合作空间无限。”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中国庞大市场为环球投资者带来肯定性,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势不可挡,经贸新秩序正重新形成,国际资本及大型金融机构会更重视香港,通过香港的开放平台开拓内地市场,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的服务,助力他们开拓新兴市场

  (二)

  “共建高质量发展康庄大道”

  新起点上,宁波、香港两地合作如何“再进一步”?宁波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4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研发的四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打破国际垄断,太空显微实验仪助力“天宫课堂”全球直播……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突破,更需要全球化资源的支撑。”4月24日,在宁波举行的相关座谈会上,宁波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曹志欣基于15年从业经历,分享甬港两地深化合作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宁波是“制造大市”,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香港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集聚港大、港科大等顶尖高校,人才聚集。

  “宁波企业可依托香港高校或落户香港数码港、香港科技园等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将宁波的制造能力与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结合,既能将‘宁波制造’嵌入全球创新链,也能通过香港窗口引入国际前沿技术——这是典型的‘双向赋能’”。

  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香港的科技、金融、人才优势,早已纳入了不少宁波企业的发展布局。

  作为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先行者和具身智能科技的探索者,均胜集团2024年全球营收约800亿元。

  “子公司均胜电子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期待与港交所共建透明、可持续的资本合作范式。”均胜集团董事长王剑锋期待,与香港深化合作,构建汽车产业和具身智能的发展新格局。

  诸如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港设立“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加强在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合作,设立“甬港具身智能产业基金”,设立“甬港工程师驻岗计划”,选派工程师赴港开展技术孵化,并为香港青年创业计划提供机器人产业化实践平台。

  借力香港拓市场的还有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表示,雅戈尔将依托香港这个桥头堡向海外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时尚集团。

  亲缘更近,商缘更深,需要的是双向奔赴。

  “我们鼓励宁波企业来港设立国际或区域总部及财资中心,通过香港这个平台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业务,提升竞争力,共同把握好大变局中的新机遇。”香港投资推广署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将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吸引内地企业到香港建立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的国际或区域总部,并为在港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咨询服务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非常欣赏和敬佩宁波企业家精神。”李家超表示,宁波与香港关系密切,期待宁波企业家和香港企业家把精力、能力放到强国建设上,共建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从“一家亲”到“亲上加亲”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25-04-27 14:55:00

  甬派客户端记者 时晓竹

  “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助力他们开拓新兴市场。”

  “浙港两地要从‘一家亲’到‘亲上加亲’。”

  “全力推动甬港合作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

  ……

  4月25日上午,在宁波举行的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浙江(宁波)专场暨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有关负责人、省市有关领导在相关发言中如是说道。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之下,宁波、香港如何再续亲缘,深化商缘,东海浪与香江潮共谱华章?

  (一)

  “恰逢其时 恰逢其势”

  “香港是我家,宁波是我的家乡。”香港、宁波的关系,用宁波紫荆汇联合创始人包陪庆的话来描述再合适不过。

  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自2001年,时任香港宁波同乡会会长、浙江省爱乡楷模顾国华倡议举办甬港经济合作论坛以来,共促成283个项目落地,总投资达311.7亿美元

  从经贸出发,两地合作版图已延伸至金融会展、人才科技、港航物流等多元领域。

  以科技合作为例,借助香港高校资源优势,我市与香港高校合作共建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港湾创新中心(宁波)等各类创新平台。由市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的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孵化成立硬科技企业31家,其中9家公司进入天使期、总估值3.6亿元。

  “这次是我们特区政府高层代表团首次走进浙江,来到宁波,专题推介香港。”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指出,此次投资香港推介大会选择在宁波举办,具有多重意义——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回信,这不仅是“对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爱国情怀的高度肯定,更是对香港企业家乃至全球中国企业家的一种勉励。它为推介会选址宁波提供了重要契机”。

  当前,香港凭借“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国际化的专业服务体系,正为内地企业搭建高效的出海通道。与此同时,宁波在港口、开放、制造等方面也具有鲜明特色,双方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和广阔前景。

  “恰逢其时,恰逢其势。”省政府相关领导表示,浙港两地从“一家亲”到“亲上加亲”,只有靠真抓实干。在深化经济合作方面,可以利用香港的国际化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香港企业也可以进一步加大在浙江、在宁波的投资,来分享内地经济发展的红利。

  “两地优势互补、合作空间无限。”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中国庞大市场为环球投资者带来肯定性,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势不可挡,经贸新秩序正重新形成,国际资本及大型金融机构会更重视香港,通过香港的开放平台开拓内地市场,香港将部署为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的服务,助力他们开拓新兴市场

  (二)

  “共建高质量发展康庄大道”

  新起点上,宁波、香港两地合作如何“再进一步”?宁波企业家最有发言权。

  4次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研发的四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打破国际垄断,太空显微实验仪助力“天宫课堂”全球直播……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突破,更需要全球化资源的支撑。”4月24日,在宁波举行的相关座谈会上,宁波永新光学副董事长曹志欣基于15年从业经历,分享甬港两地深化合作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宁波是“制造大市”,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4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香港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集聚港大、港科大等顶尖高校,人才聚集。

  “宁波企业可依托香港高校或落户香港数码港、香港科技园等设立联合研发中心,将宁波的制造能力与香港的基础研究优势结合,既能将‘宁波制造’嵌入全球创新链,也能通过香港窗口引入国际前沿技术——这是典型的‘双向赋能’”。

  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香港的科技、金融、人才优势,早已纳入了不少宁波企业的发展布局。

  作为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先行者和具身智能科技的探索者,均胜集团2024年全球营收约800亿元。

  “子公司均胜电子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期待与港交所共建透明、可持续的资本合作范式。”均胜集团董事长王剑锋期待,与香港深化合作,构建汽车产业和具身智能的发展新格局。

  诸如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港设立“智能网联创新中心”,加强在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合作,设立“甬港具身智能产业基金”,设立“甬港工程师驻岗计划”,选派工程师赴港开展技术孵化,并为香港青年创业计划提供机器人产业化实践平台。

  借力香港拓市场的还有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表示,雅戈尔将依托香港这个桥头堡向海外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时尚集团。

  亲缘更近,商缘更深,需要的是双向奔赴。

  “我们鼓励宁波企业来港设立国际或区域总部及财资中心,通过香港这个平台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业务,提升竞争力,共同把握好大变局中的新机遇。”香港投资推广署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将构建高增值供应链服务机制,吸引内地企业到香港建立管理离岸贸易和供应链的国际或区域总部,并为在港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咨询服务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非常欣赏和敬佩宁波企业家精神。”李家超表示,宁波与香港关系密切,期待宁波企业家和香港企业家把精力、能力放到强国建设上,共建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编辑: 杨丹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