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毕业季迎来“人生第一次租房” 多名租房“小白”上当受骗
2025-07-23 22:42:55 稿源: 潮新闻  

  房源优质,租金低,还免收中介费,看到这样的房子,你会怦然心动吗?

  毕业季是应届大学生租房高峰期,网络平台上充斥着这样的房源租赁信息。今年刚大学毕业的00后余刚(化名)就遇上了这样的“好事”,结果发现这只是引他入坑的诱饵。余刚告诉记者:“发现自己被骗后,我建了一个租房受骗群,现在已经有几十人了。其中既有和我一样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暑期从外地来杭实习的,受骗金额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租客究竟遭遇了什么?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受骗上当的租房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住房租赁条例》已于7月21日公布,将于今年9月15日正式实施,今后租客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多名毕业生和实习生

  人生第一次租房就被骗

  今年5月初,余刚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打算在公司附近先短租3个月。“考虑到中介门店的出租房源一般是一年起租,还要收中介费,于是我就去小红书上搜索实习单位附近的短租房源,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不错的房子。每月租金1500元,可以短租,采光和装修都很好,照片看着非常诱人。”

  随后,余刚联系上了房源发布者,并约了时间看房。“没想到对方直接说,你看中的那套房子是为了引流,根本就不存在。不过同小区有其他两套房子,倒是可以去看看。”余刚说,他最后看中了其中一套房子,月租金2050元。

  “签合同的时候,中介说合同必须一年一签,不然房东不愿租给我。等我3个月租期到了,他会帮我转租。他还跟我说,为了帮房东避税,合同上的月租金只能写1850元,每个月200元的差价须12个月一次性转给他。后来我才知道,房东实收租金就是1850元,2400元作为差价直接进了中介个人腰包。”余刚说。

  王华(化名)与余刚有类似的经历。“5月底,我需要找一套短租房,租期一个月。我也是在小红书上看中了一套房源,看房前还被要求签署了一份看房协议并支付了300元服务费。也是同样的套路,说我看中的那套房子没有了,推荐了其他房子。签合同的时候跟我说合同必须一年一签,到时候可以帮忙转租并退回押金。”王华说,事后当他提出这一要求时,中介根本就不搭理他。

  23岁的纪红(化名)还在大连读研,今年暑假在杭州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她告诉记者:“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租房,没想到交了一笔学费。”

  7月初,纪红通过高德地图搜索公司附近的房源,在地图的“租房”板块发现不少房源租金十分便宜。她看中一套公寓单间,月租金只要800元,照片上看装修挺不错,于是立马联系了发布房源的中介。

  “见到中介后,对方要求必须先交398元的看房服务费。由于之前没有租房经验,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他收了钱之后跟我说,待会有其他人带我看房,于是我就在那里等着。”纪红说,她足足等了3个小时,带她看房的人终于出现,却告诉她那套房子已经被其他租客租走了。就这样,纪红的398元服务费打了水漂。

  年轻人建了租房受骗群

  有人自认倒霉有人维权

  这几名年轻人告诉记者,发布房源的和带看房的是不同的人,“有着较为明显的分工合作”。

  所谓的中介也并非正规中介公司的经纪人。“合同上没有出现公司名称,出租方是房东,中介是作为居间方签了个人名字并按了手印。”余刚说。

  发现不对劲后,余刚和王华只能找个人中介和房东理论。“房东说他根本就不知情,签合同的时候他没在场,所有责任都在中介。找中介讨要押金,对方电话不接微信也不回了。”

  从5月底开始,余刚建了一个租房受骗群。“从5月底到7月初,这个群陆续增加了33人。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这个群不再接受新进人员,实际人数应该远不止这么多。群里上当受骗的33人,租住房源主要集中在余杭区的仓前、五常等街道,涉及的中介人员以崔某居多。被骗金额最高的是一个女生,也被要求在合同价之外另行补差,一次性被中介收走了5400元。”余刚说。

  发现自己受骗且与中介协商无果之后,有的租客选择了自认倒霉,比如纪红。也有的租客咽不下这口气,打算维权。“报过警,也咨询过律师打算起诉,但目前都没有实质性进展。”王华说,律师告诉他由于金额太低,律师费起步就要3000元,从经济收益上说实在得不偿失。

  前段时间,有派出所通知部分租客前去做笔录。不过,截至发稿前,33名租客中还没有人收到立案回执。

  “中介所谓帮忙‘转租’只是口头承诺,在合同里没有任何体现,这对租客是很不利的。”对此,浙江圣银律师事务所张双鹏律师认为,这客观上增加了租客日后的维权难度。

  《住房租赁条例》9月实施

  怎样租房可以“避坑”

  租房是大多数年轻人在异乡城市打拼的第一站。

  杭州对待留在杭州或者来杭州找工作的大学生非常友好,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有每年1万元的租房补贴,连续发放三年。针对外地来杭求职者,杭州推出了“七天六晚”免费住的青荷驿站。面向大学生,杭州还推出了由国企运营管理的人才公寓。

  如果通过机构租房,杭州有租赁企业“白名单”,可通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网公布的“白名单”找到一家靠谱的租赁企业。杭州相关部门还定期发布“风险名单”,这些租赁企业往往存在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克扣租金押金、未按规定办理资金监管等问题,租房时要规避这些租赁企业。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查看房源并进行租房。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房源发布者不是房东本人,有的是“二房东”,还有的是不正规的个人中介。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租房更容易上当,也一定要谨慎。在签订合同之前,任何形式的收费(看房费、服务费、信息费、带看费等)都是违规的,这往往是无良中介行骗的手段,也不要在合同之外支付费用。此外,不要相信个人中介的口头承诺。

  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平台也不应该成为虚假租房信息的温床。今年9月15日正式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明确了提供住房租赁信息发布服务的网络平台经营者的相关责任义务,如应当核验住房租赁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信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信息发布者有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删除相关信息等必要措施,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毕业季迎来“人生第一次租房” 多名租房“小白”上当受骗

稿源: 潮新闻 2025-07-23 22:42:55

  房源优质,租金低,还免收中介费,看到这样的房子,你会怦然心动吗?

  毕业季是应届大学生租房高峰期,网络平台上充斥着这样的房源租赁信息。今年刚大学毕业的00后余刚(化名)就遇上了这样的“好事”,结果发现这只是引他入坑的诱饵。余刚告诉记者:“发现自己被骗后,我建了一个租房受骗群,现在已经有几十人了。其中既有和我一样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暑期从外地来杭实习的,受骗金额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

  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租客究竟遭遇了什么?他们向记者讲述了受骗上当的租房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住房租赁条例》已于7月21日公布,将于今年9月15日正式实施,今后租客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多名毕业生和实习生

  人生第一次租房就被骗

  今年5月初,余刚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打算在公司附近先短租3个月。“考虑到中介门店的出租房源一般是一年起租,还要收中介费,于是我就去小红书上搜索实习单位附近的短租房源,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不错的房子。每月租金1500元,可以短租,采光和装修都很好,照片看着非常诱人。”

  随后,余刚联系上了房源发布者,并约了时间看房。“没想到对方直接说,你看中的那套房子是为了引流,根本就不存在。不过同小区有其他两套房子,倒是可以去看看。”余刚说,他最后看中了其中一套房子,月租金2050元。

  “签合同的时候,中介说合同必须一年一签,不然房东不愿租给我。等我3个月租期到了,他会帮我转租。他还跟我说,为了帮房东避税,合同上的月租金只能写1850元,每个月200元的差价须12个月一次性转给他。后来我才知道,房东实收租金就是1850元,2400元作为差价直接进了中介个人腰包。”余刚说。

  王华(化名)与余刚有类似的经历。“5月底,我需要找一套短租房,租期一个月。我也是在小红书上看中了一套房源,看房前还被要求签署了一份看房协议并支付了300元服务费。也是同样的套路,说我看中的那套房子没有了,推荐了其他房子。签合同的时候跟我说合同必须一年一签,到时候可以帮忙转租并退回押金。”王华说,事后当他提出这一要求时,中介根本就不搭理他。

  23岁的纪红(化名)还在大连读研,今年暑假在杭州找到了一份实习工作。她告诉记者:“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租房,没想到交了一笔学费。”

  7月初,纪红通过高德地图搜索公司附近的房源,在地图的“租房”板块发现不少房源租金十分便宜。她看中一套公寓单间,月租金只要800元,照片上看装修挺不错,于是立马联系了发布房源的中介。

  “见到中介后,对方要求必须先交398元的看房服务费。由于之前没有租房经验,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他收了钱之后跟我说,待会有其他人带我看房,于是我就在那里等着。”纪红说,她足足等了3个小时,带她看房的人终于出现,却告诉她那套房子已经被其他租客租走了。就这样,纪红的398元服务费打了水漂。

  年轻人建了租房受骗群

  有人自认倒霉有人维权

  这几名年轻人告诉记者,发布房源的和带看房的是不同的人,“有着较为明显的分工合作”。

  所谓的中介也并非正规中介公司的经纪人。“合同上没有出现公司名称,出租方是房东,中介是作为居间方签了个人名字并按了手印。”余刚说。

  发现不对劲后,余刚和王华只能找个人中介和房东理论。“房东说他根本就不知情,签合同的时候他没在场,所有责任都在中介。找中介讨要押金,对方电话不接微信也不回了。”

  从5月底开始,余刚建了一个租房受骗群。“从5月底到7月初,这个群陆续增加了33人。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这个群不再接受新进人员,实际人数应该远不止这么多。群里上当受骗的33人,租住房源主要集中在余杭区的仓前、五常等街道,涉及的中介人员以崔某居多。被骗金额最高的是一个女生,也被要求在合同价之外另行补差,一次性被中介收走了5400元。”余刚说。

  发现自己受骗且与中介协商无果之后,有的租客选择了自认倒霉,比如纪红。也有的租客咽不下这口气,打算维权。“报过警,也咨询过律师打算起诉,但目前都没有实质性进展。”王华说,律师告诉他由于金额太低,律师费起步就要3000元,从经济收益上说实在得不偿失。

  前段时间,有派出所通知部分租客前去做笔录。不过,截至发稿前,33名租客中还没有人收到立案回执。

  “中介所谓帮忙‘转租’只是口头承诺,在合同里没有任何体现,这对租客是很不利的。”对此,浙江圣银律师事务所张双鹏律师认为,这客观上增加了租客日后的维权难度。

  《住房租赁条例》9月实施

  怎样租房可以“避坑”

  租房是大多数年轻人在异乡城市打拼的第一站。

  杭州对待留在杭州或者来杭州找工作的大学生非常友好,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有每年1万元的租房补贴,连续发放三年。针对外地来杭求职者,杭州推出了“七天六晚”免费住的青荷驿站。面向大学生,杭州还推出了由国企运营管理的人才公寓。

  如果通过机构租房,杭州有租赁企业“白名单”,可通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网公布的“白名单”找到一家靠谱的租赁企业。杭州相关部门还定期发布“风险名单”,这些租赁企业往往存在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克扣租金押金、未按规定办理资金监管等问题,租房时要规避这些租赁企业。

  当然,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通过各类网络平台查看房源并进行租房。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房源发布者不是房东本人,有的是“二房东”,还有的是不正规的个人中介。因此,通过这种方式租房更容易上当,也一定要谨慎。在签订合同之前,任何形式的收费(看房费、服务费、信息费、带看费等)都是违规的,这往往是无良中介行骗的手段,也不要在合同之外支付费用。此外,不要相信个人中介的口头承诺。

  年轻人喜爱的网络平台也不应该成为虚假租房信息的温床。今年9月15日正式实施的《住房租赁条例》明确了提供住房租赁信息发布服务的网络平台经营者的相关责任义务,如应当核验住房租赁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信息,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信息发布者有提供虚假信息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采取删除相关信息等必要措施,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