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基本面持续修复。近期,光伏板块表现亮眼,与密集释放的政策信号形成呼应。
近期,宁波上市公司亿晶光电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尤为活跃。7月23日,亿晶光电盘中封得近五个交易日中第三个涨停板,股价一度触及4.49元/股,随后下跌。截至收盘涨1.96%报4.16元/股,总市值为49.24亿元,近6个交易日涨幅近15%。
“光伏第一股”上半年亏损超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亿晶光电由光伏“老兵”荀建华一手创立,2011年借壳海通集团上市,由此成为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专业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
然而,亿晶光电上市后的业绩表现并不如人意,甚至连续三年未能兑现与海通集团达成的业绩承诺。荀建华也在对赌失败后离场,公司及其本人还曾因控制权转让信披违规被监管层处罚。
接盘者是被称为“旧改大亨”的古耀明。2019年5月,古耀明控制的深圳市勤诚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诚达投资)取得亿晶光电控制权。2021年年初,古耀明将持有的勤诚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勤诚达控股)99%股权赠与其子古汉宁,后者变更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而后,亿晶光电控股股东名称也由勤诚达投资变更为唯之能源。
近几年,亿晶光电的业绩屡屡暴雷。2019年至2024年,亿晶光电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3亿元、-6.52亿元、-6.03亿元、1.27亿元、0.68亿元、-20.9亿元,累计亏损金额已超30亿元。
7月11日晚,亿晶光电披露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2亿元至-1.6亿元。公告表示,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迎来短期抢装潮,光伏行业在政策调整、技术迭代与市场重构中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因光伏行业前期扩建产能加速释放导致产品库存积压,当前供需错配的阶段性困境仍存,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整体毛利及盈利水平下降,企业现金流承压。
“反内卷”进行时,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修复
虽然亿晶光电在业绩表现上不尽如人意,但近期在资本市场活跃的表现,也反映了资金对于光伏板块的关注。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后,工信部随即组织召开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会议明确要求,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行业重点难点问题,依法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现象,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座谈会覆盖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14家头部企业。主管部门要求企业上报生产成本数据,并明确警示低于成本销售行为将面临严厉处罚。这是自2023年11月以来工信部再次举行光伏行业最高规格政策协调会议,政策信号明确而强烈。
中信证券指出,推动产业链价格回升是“反内卷”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的第一步。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落地,光伏基本面有望夯实。在“反内卷”大趋势下,硅业分会等第三方机构表示,多晶硅厂商报价大幅上涨,但并未有实际高价订单成交,光伏供给侧改革方案落地到实际执行有效可能仍有一段距离。
记者史旻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