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沈莉 通讯员 杨晓琴 林颖
日前,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5全球滨海论坛上,联合发布了第二批《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象山县花岙岛生态减灾案例成功入选,为全省仅有的两个入选案例之一。获全球推介,象山花岙岛做对了什么?
花岙岛坐落于象山县高塘岛乡南侧,岛上自然景观雄奇、人文底蕴深厚,素有“海上仙子国,人间瀛洲城”的美誉。然而,长期以来,受台风、海岸侵蚀以及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影响,花岙岛自然岸线受损、海洋灾害风险增大、环境承载能力减弱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花岙岛海上石林景观。图片均由通讯员提供
生态修复、防灾减灾,少抓一个都不行。
2016年起,象山按照整岛谋划、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策略,系统实施花岙岛生态岛礁建设,统筹推进海岛生态系统修复。
“特别是根据花岙岛独特的地形地貌与生态系统特征,因地制宜打造了‘沙滩缓冲—护岸防护—山体稳固’三位一体的生态减灾格局。”象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例如,采用近自然人工养滩模式开展沙滩修复;通过清理滩面、补充海沙、种植耐盐碱植被,形成“砂质缓冲带+ 植被阻浪层”复合结构,缓解风浪对堤岸的冲击影响;补充天然卵石,利用卵石间孔隙分散波浪冲击力等。
同时,创新实施“提前消浪+堤后植被防护”的生态化改造,堤前布设透水构筑物,堤后构建三重耐盐碱植物植被防护,实现了防灾功能与生态效益双重提升。

花岙岛沙滩修复后。
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花岙岛的自然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目前岛上已记录国家及省重点保护和珍稀植物32种,国家及省重点保护或纳入濒危、近危目录动物6种,列入保护名录的鸟类104种。岛内的海上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还获评宁波市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
环境好了,游客自然来了。借助生态岛礁建设契机,花岙岛依托特色产业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融合海岛生态旅游与环境教育元素,打造生态农渔业特色品牌,成为亲子团、研学团、摄友团的热门出游选择。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花岙岛累计接待游客63.4万人次,旅游收入1.17亿元,农渔业总产值5.95亿元。

花岙岛海防道路。
据了解,近年来,花岙岛还先后获评国家级海洋公园、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省级地质公园、浙江省十大海岛公园等称号。
“预计今年1-9月,花岙岛接待游客22.8万人次,同比增长22.6%,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510万元,同比增长18.1%。”象山县高塘岛乡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关新闻: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