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王嘉彬 范洪 通讯员 吾凯杰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迎来重大节点。
今天(27日)下午3点,随着“天一号”运架一体船将重达2800吨的“世界梁王”——80米预制混凝土箱梁架设到107号和108号桥墩之间,全桥首孔80米预制混凝土箱梁,同时也是全桥首孔海上箱梁,正式完成架设。
这一里程碑式突破,宣告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新阶段,也为大桥突破世界纪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海中引桥采用230孔80米/60米预制箱梁,最长联达3080米,其“超长联、大跨度”创下了高速铁路混凝土连续梁的世界纪录。
此次架设的“世界梁王”长78.2米、宽13.5米、高5.4米,面积1055.7平方米,重2800吨,相当于2000多辆小轿车的重量。

要在这片海域架设重达2800吨的80米级箱梁,殊非易事。
作为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的杭州湾,海宽、风大、流急、水浅,建桥条件极为复杂恶劣。
为确保架梁作业分毫不差,项目部使用满载排水量12200吨、最大起吊重量为3600吨的“天一号”运架一体船进行此次作业,并结合杭州湾架梁难点,量身打造“取-运-架”全链条一体化解决方案。
同时,为解决杭州湾海域海床淤泥层厚且回淤快、打通出海码头运梁通道难题,项目投入清淤船、运泥船,24小时作业,提前为梁体出海铺就坦途。
为了按期优质完成梁体的取、运、架等施工任务,中铁大桥局依托精准潮汐测算,安排“天一号”在低平潮取梁、涨潮期运输、平潮期落梁,落梁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完成与潮汐赛跑的“精准手术”。

杭州湾跨海铁路桥海上首梁架设成功。吾凯杰 万里鹏 摄
同时在“天一号”臂架、吊具上布设85组智能传感器,在海上指挥调度中心的监控大屏上,实时对船舶状态、结构受力和变形、吊装动作等10多类大数据进行秒级反馈和智能监控,实现架梁全过程风险管控。
“目前,大桥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底将完成海中引桥主体工程,2027年底建成通车。”中铁大桥局项目经理蒋本俊说。

通苏嘉甬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盐城至南通高铁南通西站起,向南经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宁波市,引入宁波枢纽宁波站。项目建成后,将与盐城至南通高铁、京沪高铁、沪昆高铁、宁波至台州至温州高铁、沪宁沿江高铁等多条线路相连,对于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布局,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