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的秋天已来。
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肖 文/摄
昨日短袖今日袄,秋风未觉冬已闹。本周,呼啸的大风与连绵秋雨裹挟着冷空气长驱直入,让宁波市民措手不及。今天,余姚站录得全市最低气温14.8℃,沿海海面风力达8~10级,象山海洋运动中心站更出现10级大风。街头行人裹紧外套步履匆匆,朋友圈里“宁波一秒入冬”话题刷屏,不少市民发问:“今年的秋天,会是宁波史上最短的秋天吗?”

“断崖式降温”背后:异常偏暖与强冷空气的激烈交锋
为何今年秋天的“变脸”如此突兀?浙江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卢晶晶解析道:“此次降温剧烈,实则是前期异常偏暖与强冷空气叠加的结果。”
10月以来至中旬,宁波气温持续偏高,甚至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市民仍着短袖。而18日强冷空气南下后,气温“断崖式”降至秋季正常水平。卢晶晶解释:“因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既有风又有雨,体感上温度落差较大。”
她特别指出,此次风寒效应显著源于“双系统夹击”:北侧冷空气与南缘台风“风神”共同作用,导致东部沿海风力猛增。大风加速人体热量的散失,导致体感温度比实际气温更低。据气象原理,气温0℃以上时,风力每增2级,体感温度骤降3℃-5℃。“风寒效应放大了秋寒,但并非天气异常。”卢晶晶补充道。

宁波近十年秋季时长。
秋日时长之谜:近十年数据揭示季节波动
尽管市民感觉秋天“转瞬即逝”,但气象学上的秋季长短需待季节结束方能定论。
梳理2015年-2024年气象数据发现,宁波秋季时长波动显著:秋季时长最长为2020年的85天,最短为2019年的47天,相差达38天。近四年(2021年-2024年)的秋季天数分别为59天、56天、71天和56天,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秋季时长受大气环流、海洋温度等多因素影响,年际差异较大。”卢晶晶强调:“目前秋季尚未结束,断言‘最短秋天’为时尚早。但今年入秋确实较常年推迟约半个月。”
纵观近年气象记录,宁波秋季的“长短剧本”从未固定。正如卢晶晶所言:“自然自有其节奏,人类感知与科学数据之间,总有值得品味的温差。”

秋天的果实。
转机将至:秋高气爽虽迟必到
尽管入秋进程显得“戏剧化”,但好消息是,难熬的凄风冷雨即将告一段落。
据市气象台预报,明日起干冷空气逐步取代水汽,天气转晴,后天将迎来典型的“秋高气爽”,阳光持续至下周,适宜户外活动与换季洗晒。不过,冷气团控制下气温回升有限,未来几天最高温仅20℃出头,最低温进一步下探,昼夜温差拉大。
卢晶晶提醒:“市民需适应‘短袖换外套’的节奏,天气稳定后体感会明显改善。早晚凉意浓,建议采取‘洋葱式’穿衣法,谨防感冒。”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