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蟹肥鲞香菊艳 甬城秋意渐浓
2025-10-23 07:29: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四明山里的柿子树(摄于柿林村)。董小飞 摄

受南下冷空气与台风“风神”外围环流共同影响,眼下的甬城正经历着“风紧霜凝”的节气特征,市区最低气温已跌至17℃左右,昼夜温差悬殊。在这秋向冬过渡的节点,宁波的山海之间正上演着独特的民俗画卷,也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

渔港晒秋鱼鲞香 市井食柿暖意融

霜降时节的宁波,最动人的民俗图景莫过于宁海湾的“晒秋”盛景。

在宁海县强蛟镇的峡山、下渔等渔村,码头的晾架上、巷弄的竹竿间,黄鱼鲞、米鱼鲞、风鳗干整齐排列,在风中舒展身形。霜降的北风最养鲞,晒出的鱼干外干里嫩,能存一整个冬天。这种源于渔获储存需求的古老习俗,如今已成为一项规模不小的特色产业,低盐工艺改良的鱼鲞通过物流销往全国。

与渔港的烟火气相映成趣的,是市井间的食柿传统。宁波老话讲“霜降吃柿,冬不裂唇”,此时本地晚熟的“吊红”柿子正进入最佳赏味期。在四明山上的柿子林中,橙红的果实挂满枝头。

除了鱼鲞与柿子,宁波人霜降食补的菜单里还有更多选择。遵循“补冬不如补霜降”的古训,城乡人家会煮一锅山药老鸭汤,用本地山药的绵密搭配麻鸭的鲜嫩,健脾润燥;更讲究一些的,则会备上牛肉萝卜煲,取牛肉温补之性,抵御渐起的寒意。

山海风物渐次熟 秋韵深处藏珍馐

霜降后的宁波,山海馈赠愈发丰厚。

东钱湖周边的稻田里,晚稻已染成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摇曳,预示着“稻香鄞南”风景线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当地农民介绍,霜降后的稻谷淀粉转化更充分,碾出的新米煮粥格外香甜,正是“秋尝新”的好时候。

山林间的宝藏也在此时显露真容。四明山的毛栗树下落满果实,村民带着竹篮上山捡拾,带回家炒制成零嘴,或与鸡肉同炖,栗香与肉香交融。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里,野生的山楂红透枝头,不仅是鸟儿的美食,也是市民自制山楂糕、山楂酒的好原料。

海鲜市场则延续着秋日的丰饶。随着水温下降,梭子蟹肉质愈发紧实,母蟹的蟹黄渐满;象山港的带鱼开始集群,新鲜上岸的带鱼银光闪闪,是甬城人家餐桌上的常客。

植物界也上演着最后的绚烂。鄞州公园的秋菊进入盛花期,黄的“金英”、白的“玉雪”竞相绽放,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菊花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天童寺周边的枫叶已悄然染红,与千年古刹的黄墙黛瓦相映,勾勒出“鄞州山居图”的诗意轮廓。

起居养生重“三防” 顺应时节保安康

“霜降节气养生,关键在防秋燥、防秋郁、防寒邪。”中医药膳调理师何更水提醒,当前宁波空气湿度低,加上大风天气,秋燥症状尤为明显,市民需做好三重养护。

在起居调护上,应顺应“阳气内敛”的规律,做到“早睡早起”:晚上9点前入睡可养肺气,早晨7点前起床能顺肝气。由于昼夜温差大,建议采用“洋葱式穿搭”,便于根据一天里的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饮食调理需兼顾健脾与润燥。可多吃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为进补打下基础;同时用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缓解鼻干、口干等症状。推荐尝试“甘蔗粥”:取本地青皮甘蔗榨汁,与大米同煮,香甜软糯又能生津。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适量食用红枣、莲子、牛肉等温补食物,但切忌过量,以免“虚不受补”。

情志调节与运动养护同样重要。秋季花木凋零易使人情绪低落,可多参与登高、赏菊等户外活动,改善心境。运动宜选择舒缓项目,如散步、打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耗气伤阴。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并用干毛巾擦干汗液,防止风寒侵袭。

登高望远正当时 四条线路赏金秋

霜降前后,正是宁波赏秋的黄金时期,结合近期天气特点,推荐四条特色出行线路,供市民周末出游选择。

一、湖光山色养生线:天童寺-金峨寺

这条线路串联起千年古刹与休闲古道。从天童寺出发,沿盘山公路前行,沿途枫叶渐红,竹林青翠。可在天童寺感受禅意,午后登太白山脉步道,呼吸新鲜空气,最后到金峨寺欣赏秋日茶花。建议穿防滑运动鞋,携带防风外套,早晚时段注意保暖。

二、渔港风情体验线:宁海强蛟镇-宁海湾

这里是感受“晒秋”民俗的好去处。在峡山村的晒场可观看鱼鲞晾晒过程,向村民学习腌制技巧;乘船游览宁海湾,欣赏“海上千岛湖”的秋日风光;傍晚到渔村餐馆品尝刚出锅的“鲞烧肉”,体验地道渔家风味。

三、环湖休闲慢游线:东钱湖幸福水岸风景线

环湖线路风光旖旎,此时湖水清澈,岸边芦苇泛白。推荐从陶公岛出发,骑行或步行至小普陀景区,沿途可欣赏湖光山色;午后在湖畔茶馆品一杯秋茶,看候鸟掠过湖面。

四、田园诗意寻踪线:鄞州公园-鄞奉古村落

此线路串联起多彩田园与古村落。鄞州公园内秋菊正艳,可拍照打卡;沿线路南行,能看到金黄的稻田与粉墙黛瓦的古村相映。在古村落中,可探访百年老宅,品尝农家自制的柿子饼、板栗糕。建议自驾前往,途中可在田园驿站休息,感受丰收的喜悦。

提醒:出行前可查询景区官方信息。注意森林防火,不在山林区域使用明火,文明游览守护秋日美景。

霜降是秋的终章,也是冬的序曲。在这风与霜的交响中,宁波的民俗、风物与养生智慧交织,诉说着顺应时节的生活哲学。不妨趁着秋光正好,走进山海之间,在鱼鲞香与菊香中,读懂这座城市的秋日密码。

记者 徐杰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蟹肥鲞香菊艳 甬城秋意渐浓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2025-10-23 07:29:00

四明山里的柿子树(摄于柿林村)。董小飞 摄

受南下冷空气与台风“风神”外围环流共同影响,眼下的甬城正经历着“风紧霜凝”的节气特征,市区最低气温已跌至17℃左右,昼夜温差悬殊。在这秋向冬过渡的节点,宁波的山海之间正上演着独特的民俗画卷,也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节奏。

渔港晒秋鱼鲞香 市井食柿暖意融

霜降时节的宁波,最动人的民俗图景莫过于宁海湾的“晒秋”盛景。

在宁海县强蛟镇的峡山、下渔等渔村,码头的晾架上、巷弄的竹竿间,黄鱼鲞、米鱼鲞、风鳗干整齐排列,在风中舒展身形。霜降的北风最养鲞,晒出的鱼干外干里嫩,能存一整个冬天。这种源于渔获储存需求的古老习俗,如今已成为一项规模不小的特色产业,低盐工艺改良的鱼鲞通过物流销往全国。

与渔港的烟火气相映成趣的,是市井间的食柿传统。宁波老话讲“霜降吃柿,冬不裂唇”,此时本地晚熟的“吊红”柿子正进入最佳赏味期。在四明山上的柿子林中,橙红的果实挂满枝头。

除了鱼鲞与柿子,宁波人霜降食补的菜单里还有更多选择。遵循“补冬不如补霜降”的古训,城乡人家会煮一锅山药老鸭汤,用本地山药的绵密搭配麻鸭的鲜嫩,健脾润燥;更讲究一些的,则会备上牛肉萝卜煲,取牛肉温补之性,抵御渐起的寒意。

山海风物渐次熟 秋韵深处藏珍馐

霜降后的宁波,山海馈赠愈发丰厚。

东钱湖周边的稻田里,晚稻已染成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摇曳,预示着“稻香鄞南”风景线即将迎来最佳观赏期。当地农民介绍,霜降后的稻谷淀粉转化更充分,碾出的新米煮粥格外香甜,正是“秋尝新”的好时候。

山林间的宝藏也在此时显露真容。四明山的毛栗树下落满果实,村民带着竹篮上山捡拾,带回家炒制成零嘴,或与鸡肉同炖,栗香与肉香交融。天童国家森林公园里,野生的山楂红透枝头,不仅是鸟儿的美食,也是市民自制山楂糕、山楂酒的好原料。

海鲜市场则延续着秋日的丰饶。随着水温下降,梭子蟹肉质愈发紧实,母蟹的蟹黄渐满;象山港的带鱼开始集群,新鲜上岸的带鱼银光闪闪,是甬城人家餐桌上的常客。

植物界也上演着最后的绚烂。鄞州公园的秋菊进入盛花期,黄的“金英”、白的“玉雪”竞相绽放,吸引市民驻足观赏。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菊花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天童寺周边的枫叶已悄然染红,与千年古刹的黄墙黛瓦相映,勾勒出“鄞州山居图”的诗意轮廓。

起居养生重“三防” 顺应时节保安康

“霜降节气养生,关键在防秋燥、防秋郁、防寒邪。”中医药膳调理师何更水提醒,当前宁波空气湿度低,加上大风天气,秋燥症状尤为明显,市民需做好三重养护。

在起居调护上,应顺应“阳气内敛”的规律,做到“早睡早起”:晚上9点前入睡可养肺气,早晨7点前起床能顺肝气。由于昼夜温差大,建议采用“洋葱式穿搭”,便于根据一天里的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

饮食调理需兼顾健脾与润燥。可多吃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为进补打下基础;同时用梨、银耳、百合等滋阴润燥,缓解鼻干、口干等症状。推荐尝试“甘蔗粥”:取本地青皮甘蔗榨汁,与大米同煮,香甜软糯又能生津。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适量食用红枣、莲子、牛肉等温补食物,但切忌过量,以免“虚不受补”。

情志调节与运动养护同样重要。秋季花木凋零易使人情绪低落,可多参与登高、赏菊等户外活动,改善心境。运动宜选择舒缓项目,如散步、打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耗气伤阴。运动后及时补充温水,并用干毛巾擦干汗液,防止风寒侵袭。

登高望远正当时 四条线路赏金秋

霜降前后,正是宁波赏秋的黄金时期,结合近期天气特点,推荐四条特色出行线路,供市民周末出游选择。

一、湖光山色养生线:天童寺-金峨寺

这条线路串联起千年古刹与休闲古道。从天童寺出发,沿盘山公路前行,沿途枫叶渐红,竹林青翠。可在天童寺感受禅意,午后登太白山脉步道,呼吸新鲜空气,最后到金峨寺欣赏秋日茶花。建议穿防滑运动鞋,携带防风外套,早晚时段注意保暖。

二、渔港风情体验线:宁海强蛟镇-宁海湾

这里是感受“晒秋”民俗的好去处。在峡山村的晒场可观看鱼鲞晾晒过程,向村民学习腌制技巧;乘船游览宁海湾,欣赏“海上千岛湖”的秋日风光;傍晚到渔村餐馆品尝刚出锅的“鲞烧肉”,体验地道渔家风味。

三、环湖休闲慢游线:东钱湖幸福水岸风景线

环湖线路风光旖旎,此时湖水清澈,岸边芦苇泛白。推荐从陶公岛出发,骑行或步行至小普陀景区,沿途可欣赏湖光山色;午后在湖畔茶馆品一杯秋茶,看候鸟掠过湖面。

四、田园诗意寻踪线:鄞州公园-鄞奉古村落

此线路串联起多彩田园与古村落。鄞州公园内秋菊正艳,可拍照打卡;沿线路南行,能看到金黄的稻田与粉墙黛瓦的古村相映。在古村落中,可探访百年老宅,品尝农家自制的柿子饼、板栗糕。建议自驾前往,途中可在田园驿站休息,感受丰收的喜悦。

提醒:出行前可查询景区官方信息。注意森林防火,不在山林区域使用明火,文明游览守护秋日美景。

霜降是秋的终章,也是冬的序曲。在这风与霜的交响中,宁波的民俗、风物与养生智慧交织,诉说着顺应时节的生活哲学。不妨趁着秋光正好,走进山海之间,在鱼鲞香与菊香中,读懂这座城市的秋日密码。

记者 徐杰

编辑: 陈奉凤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