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客户端记者 尹幸芷
截至今年9月,市属国企基金新投资的128个项目中,有115个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占据总额的90%。
“聚焦本地发展相对薄弱、但未来潜力巨大的领域,宁波国资正进行重点布局。”宁波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3月,市国资委发布“投资地图”,明确五大主攻方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以及新兴服务业。

在国资委召开新质生产力方案政策解读会上,发布了一张“投资地图”。尹幸芷 摄
在国企基金的项目清单里,一批优质企业频频现身:爱芯元智、云山动力、博海深衡、亦唐智能……
试举一例,通过新成立的宁波通高工融AIC基金,宁波通商控股集团为同创普润注资1.2亿元,标志着宁波在半导体超高纯度金属材料领域再落一子。

同创普润。图源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仍处于起步或培育阶段,自我造血能力尚显不足,”宁波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对国资的定力和耐力提出了考验,扮演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角色。”
国资国企正通过基金投资的方式,产生投资“杠杆”效应。以市属企业为例,截至9月底,累计出资403.60亿元,已撬动社会资金高达642.91亿元。
目前,我市护航“未来”产业的国资基金正持续壮大。数据显示,市属监管企业累计设立的基金数量已达122支,认缴总规模攀升至2267.80亿元,国有资本布局新质生产力“压舱石”与“顶梁柱”持续凸显。
奋战四季度,国资国企还将进一步推动“基金”与“基地”融合,充分利用自有园区,通过“以投带引”的模式,为被投企业提供从孵化到产业配套的全周期服务、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从废弃料到小挂件 他们让咖啡渣焕发第二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