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网编前语
走近联合国,寻找新订单。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考验着宁波外贸。
对此,宁波市贸促会主动出击,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联合国项目事务署中国办公室共同带队,于10月22日至23日,在瑞士参加2025日内瓦国际人道主义应急与救援展,并设立中国展区。
宁波日报报网端推出“走近联合国”系列报道,一线记录宁波在联合国采购千亿蓝海中的破局历程。

业务员正在对接。李菁 摄
甬派客户端记者 孙佳丽
宁波海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卓立荣这一周的行程十分紧凑:20日赶赴日内瓦,21日布展,22日、23日参加2025日内瓦国际人道主义应急与救援展,24日拜访联合国难民署总部、联合国项目事务署驻日内瓦办公室。
奔波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一条更快拿到联合国采购订单的路子。
海田控股作为专业的进出口贸易服务商,设立了世贸通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年进出口额近18亿美元,贸易网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样一家外贸龙头企业,为何选择一头扎进联合国采购订单沉浮数年?因为确定性。

海田控股在布展。李菁 摄
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正成为全球市场动荡的重要根源。联合国采购是全球最大公共采购体系之一,每年有200亿至300亿美元采购预算,份额基本稳定。
同时,联合国款项资金安全,还承载着消除贫困、保护生态、促进和谐的全球责任,可以成为宣传宁波制造的金字招牌。
对拥有丰富国际贸易经验的海田控股而言,这“骨头”看着很香,实际操作中并不好啃。
卓立荣直言,企业一直在争取联合国直接采购订单,但迄今为止拿下的单子屈指可数。

外商对宁波制造很感兴趣。李菁 摄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23年联合国妇女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刷品订单。当时,他首要攻克的难题便是熟悉采购流程,并据此制定针对性投标方案。
为拿下订单,海田控股专门组建团队,深入研读采购手册,细致了解采购流程、框架,全面掌握时间线、条件等关键内容,迈出了第一步。
随后,团队将近2万家供应商根据产品和资质进行分类,一旦有项目发布,可以精准找到合适的工厂。拿下订单后,快速整合资源,打通运输的“最后一公里”。
投标、物流的困难克服了,不可抗力又出现了。
“当地货币很难被国内银行接收,办事官员又被临时调动,汇款资料还出现了差错,现在回想起来依旧觉得五味杂陈。不过,我仍清晰记得货款到账后的如释重负,信心同步回归。”卓立荣说。
直接采购订单不好拿,还有没有迂回的路径?卓立荣在本届“AIDEX展”上找到了。
展会期间,海田控股展出的救援类产品颇有技术含量,吸引到不少联合国机构采购官员驻足,对接了很多机构的一级供应商。
卓立荣告诉记者,这些供应商拥有丰富的中标经验,却缺少货源,“而我们身后是近2万家供应商!若能拿下间接采购订单,相当于半只脚迈入联合国采购大门。”
更为重要的是,联合国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标准要求较高,能促使企业丰富业务产品线,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带动海田控股身后的制造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接下去,企业深耕联合国采购的规划将五年一更新,十年一升级。
“参与联合国采购,是个长期事业。我们愿意依托现有经验,携手更多中小企业掘金这个‘蓝海’。”卓立荣说。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