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形势风高浪急,中国制造凭什么乘风破浪、扬帆世界?
最近几年来,国际外贸形势十分复杂多变。以外贸代工居多的慈溪小家电企业是如何破局的呢?
10月23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身边的“十四五”:出口新格局 外贸开新篇》,央视记者走进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的穿山港区和宁波慈溪小家电企业,为您揭开谜底。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大约95%的进出口货物贸易量都是通过海运来完成。
过去的5年来,中国的外贸形势如何呢?港口其实就是最直接的窗口。
在穿山港区近4公里的海岸线上,巨轮列队停靠,集装箱卡车穿梭往来,巨型桥吊升降挪移。如果昼夜不停,这里每天能装卸3万多个集装箱,首尾连接可以从宁波一路排到杭州。

宁波海关的海关官员夏熵与港口船舶打了12年交道,他告诉我们,航线数量是肉眼可见地不断增加,连接的区域更是持续扩大。

当海上航运贸易网越织越密,港口与工厂也通过呼啸而至的列车高效地连接在一起。
平时港口转运集装箱的卡车一趟最多装载两个标准箱,而眼前这些货运火车一次就能拉满100个标准箱。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3.3亿标箱,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同期,在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8席和6席。
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达到6.16万亿美元,比“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


从空中俯瞰,这个占地185万平方米的堆场已经成为了集装箱的海洋。而它们就像是一个个巨型的盲盒一样,里面藏着各式各样的中国制造。

这些产品的背后,外贸企业们发展如何呢?
记者随后来到中国小家电产业集聚区之一——宁波慈溪。
在全球市场上,每三台电熨斗当中就有两台是慈溪制造的,而60%的取暖器都贴着“慈溪制造”的标签。
最近几年来,国际外贸形势十分复杂多变,以外贸代工居多的慈溪小家电企业是如何破局的呢?

记者先去回访一位曾经在2020年节目当中出现过的老朋友——宁波天翔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熊栩佳。
2020年,在家电小镇外贸调查节目中,熊栩佳经营的企业以厨房小家电代工业务为主,出口占比达75%。疫情发生后,出口业务虽然下滑,但整体收入不降反升。
5年后,当我们再次来到熊栩佳的公司时,发现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这家公司每年销售额增长率仍然稳定在10%到20%之间。

这份逆势增长的成绩背后,熊栩佳是如何做到的呢?

宁波天翔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熊栩佳:“这5年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你没有差异化,那大家就是玩价格嘛。价格的话你成本做不过人家,那订单就被人家抢去了。但是我们也通过我们工厂自主的产品创新升级,也尝到了一些甜头吧。”
据统计,慈溪全市有2000多家家电整机企业,近万家配套企业,年产值超千亿元。
那么其他以外贸出口为主的慈溪小家电企业发展如何呢?记者随后走访了另外一家企业。

晚上8点半,这家饮水机生产厂依然灯火通明。车间里,一台台饮水机正在生产线上有序组装。
此时公司负责人何水兵正在现场紧盯生产进度,确保来自阿根廷客户的6000多台外贸订单能够按期出货。


在车间一角,何水兵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饮水机。这款产品在热、温、冷三种水温模式之外,增加了制冰功能。正是这一设计亮点,让何水兵在国际市场收获了2万台订单。
在持续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何水兵还将目光投向了自有品牌出海。眼前这条专为自有品牌量身定制的产线,每年能生产8万台饮水机,销售金额超千万元,已经成为公司外贸销售额的新增量。


其实在外贸人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股韧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纵使外贸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在他们身上依然能看到主动出击、开拓创新那个韧劲是丝毫不减。而这,也是中国外贸韧性的缩影所在。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