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展现场,市民在看书。(唐严摄)
为期三天的浙江书展昨日落幕,位于宁波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的宁波“阅读+”展厅也告别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告别,不是结束,而是奔赴下一场山海的全新起点。
三天书展,见证了“阅读+”作为一个创新展厅的吸引力。我们分明触碰到了一股书香生生不息的脉动,感知到了一座“书香之城”在时代变迁中深沉而坚韧的文化自信。
我们看见的,是一份打破固有认知的惊喜
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徘徊在4.7本左右,在屏类阅读替代纸质书的时代大势下,实体书店的发展一度呈现颓势。
转变,始于一场发现之旅。
今年7月,甬派启动“发现宁波‘阅读+’”活动征集令,以媒体之力助力书香之城建设。
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市142个阅读空间积极响应。8月,由宁波新华书店集团、宁波图书馆及派驻在宁波的文化特派员等组成的“帮帮团”踏上了“书香问诊”之旅,5天深入宁波十地30家阅读空间,送去焕新灵感。
图书不仅仅是商品,还是链接生活、链接社会与世界的纽带和载体。关键在于顺势而为,超越售书、看书的有限功能,迈向“阅读+生活+文化”的多元融合态势。
10月,浙江书展上的“阅读+”展区人头攒动。
曾经有种声音认为“实体书店面临凋敝”,在142个阅读空间与本次浙江书展上“阅读+”展厅内涌动的读者的热情面前,显得单薄无力。
清晰可见,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依然有无数人为了同一缕书香奔赴而来。
“阅读”不再限于书店、图书馆,而是可以与餐饮、民宿、文旅等业态交织的多元场景,成为这个时代、这座城市书香形态的展现者、解读者。
位于鄞州区的肯德基主题阅读餐厅,“啃书小剧场”“经典领读角”等趣味角落,让用餐体验化为温馨的亲子阅读时光;
慈溪市的安谊书房藏身于酒店大堂,宾客等待办理入住时可随手取下一本宁波本土读物;
“我在象山有片海”见海阅读新空间坐落在千年渔港核心区,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与海洋系列文创并肩陈列;
……
书香正以更丰富、更深入的方式,在城市的血脉中蓬勃生长。
我们看见的,更是书香生生不息的源泉
这力量,根植于深厚的历史文脉。
“书藏古今”是宁波鲜明的文化标识,从天一阁飘出的那缕书香,在宁波城市上空氤氲了几百年。
近年来,宁波不断丰富沉浸式阅读体验、构建多元化阅读空间、培育社交性阅读模式,让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成为城市的闪亮标识——
2020年,宁波颁布了《宁波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成为浙江省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促进全民阅读的城市,明确每年4月为“宁波读书月”,每年的10月31日王阳明诞辰为“书香宁波日”;
2024年1月1日,“天一夜读”朗读品牌正式亮相,每晚8点,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夜读嘉宾以短视频分享阅读的方式,向这座城市道一声晚安;
创新打造的“我陪孩子读经典”行动,通过家长陪读、老师引读、社会伴读、远程共读,以“小阅读”撬动城市“大文明”;
……
而今,4500多个阅读阵地遍布四明大地,书香触手可及。
这力量,源自一群书香守护者的执着耕耘。
在“帮帮团”的走访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四面八方阅读主理人的心声:
有的阅读阵地虽藏书丰富,却因地理位置偏远而鲜有人至,“阅读+”,恰好为其搭建起资源联动的桥梁;也有的满怀期待地表示,想做的不只是一家书店,而是为宁波读书人、爱书人提供一片奔赴的圣地。
于是,藏在街角的咖啡阅读空间,融入社区生活的共享书房,与山海相拥的自然书吧……一家家兼具书卷气与烟火气的阅读空间,“向新”生长,诠释着“书香之城”的N种可能。
最根本的动力,则来自所有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对精神世界丰富性的追求、对提升能力素养的渴望。
宁波图书馆的报告显示,2024年宁波图书馆共接待读者247万人次;全馆累计有效读者证达37.4万张,覆盖宁波近5%的常住人口。
阅读的活力也从馆内蔓延至全城。去年以来,宁波开展名家分享、走读研学、公益陪读等活动1.5万场次,平均每天有超30场的阅读活动在全城铺开,受益人群超2200万人次。
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宁波深厚的文明底蕴与全民阅读的需求在当代的鲜活体现。
我们看见的,还有书香未来的无限可能
今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26年起,将每年4月第四周设立为“全民阅读活动周”。
首次亮相浙江书展的“阅读+”展区,作为人们竞相打卡的展厅,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
人们并非不爱阅读,而是需要鼓励、需要情绪价值,需要富有特色的阅读呈现方式。
阅读,可以拥有无限种形态。它呼唤更多元的业态加入,共同丰富这座“书香之城”的内涵。
这三个月,我们看见了被低估的全民阅读热情,看见了城市中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力量,也看见了书香之城走向未来的动力。
文化的传承、爱书人的耕耘与全民阅读的需要,这三股力量交织,推动着宁波,迈向一个书香无处不在的现代文化高地。
告别书展,是发现宁波“阅读+”活动的阶段性收官,书香故事新篇章由此拉开序幕。
这份“看见”,必将带来更多的“遇见”。
阅读即生活——这里,是宁波!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徐雯 徐奕龄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