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力扬在学校提供的办公场地工作。记者 严瑾/摄(下同)
甬派客户端记者 严瑾
当宁波外贸的“老法师”们还在广交会展台奔波,一批“后浪”已悄然冒头。他们在屏幕前动动手指,就把“中国制造”卖到五湖四海。
在宁波财经学院的一间学生宿舍里,出生于2004年的大学生吴力扬仅凭一台电脑,开启属于自己的跨境事业。从亚马逊开店的模拟操作到Ozon平台的实战,他在短短一年间开出4家网店,挖掘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桶金”。
“实干派”大学生决定创业
吴力扬是温州人。2022年,在目睹国内电商迅猛发展后,18岁的他果断选择电商作为大学专业,觉得“电商更符合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习惯,相信等我毕业后,非但不会走到头,还会稳稳占据优势”。
这份“人间清醒”,让他在大二分流时选择跨境电商方向——“国内电商已是充满‘价格战’的红海,而‘出海’是必然趋势”。怀着这一判断,他格外重视模拟实操课的学习,跟着专业老师的指导,把亚马逊平台的店铺注册、选品上架、物流配送都认真“跑”了一遍。
吴力扬正式开始创业是在2024年。彼时,他的大学班长趁暑假率先“吃螃蟹”,在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开店,成功收获“第一桶金”。在同学的激励下,他也跃跃欲试,便于国庆期间说干就干,完成Ozon的店铺注册,并对接平台推荐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接配送。

在Ozon平台挖掘“第一桶金”。
“我仔细对比过亚马逊、速卖通等多个平台的规则,发现门槛较高,不适合新手上路。这些平台采取邀请制,偏爱工厂卖家而不是个人用户,还需要缴纳保证金。而Ozon开店免费,我只看了平台提供的操作视频,再结合大学实操课的经验,很快就上手了。”吴力扬分享道。
店铺有了,卖什么货?吴力扬说,他了解到俄罗斯当地的轻工业是短板,许多工业配件都依赖进口,而中国制造正是高性价比的首选。他从淘宝和1688等平台“货比三家”,寻找五金件等产品,在店铺挂上100多个商品链接,准备一个多星期,终于顺利出单。
“那一刻,我感到非常激动!”吴力扬说,“我是一个实干派,认准一件事的前途后,就会朝着目标前进。看到一笔笔海外订单,能激发我做一番事业的成就感,让我更坚定未来的方向。”
进击的“新外贸人”
吴力扬的事业,得到宁波财经学院的大力支持,学校为他提供免费的办公场地,免除其后顾之忧。除了上课时间,他基本整天都坐在电脑桌前,一会打开网页翻译功能,为客户答疑解惑;一会反复浏览国内电商平台,琢磨“还有什么产品可以挂上店铺卖”……

宁波财经学院提供的大学生创业场地。
在他看来,退货,是跨境电商的新手卖家们最大的痛点——由于运回中国的物流成本比货值还高,产品一旦被消费者退货,就只能原地报废销毁。有一次,他不小心在发货时“型号没对上”,客户不仅退货还给出差评,更为后续销量带来负面影响。
“这事给我一个教训,要尽量成为‘细节控’。同时,我们要完善产品的说明页,在发货前给消费者看实物照片,进行二次确认,避免对方觉得‘货不对板’。这样处理后,我们90%以上的订单都不会被退货了。”吴力扬总结出心得。
当前,随着中国卖家持续涌入,俄罗斯跨境电商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吴力扬的感受尤为直观:“去年在Ozon平台,一次点击的推广费用仅4-5卢布,如今已涨到12-13卢布,卖家间频频出现‘你卖100卢布,我就卖90卢布’的‘价格战’。”
面对愈发“内卷”的市场,吴力扬也明确了破局方向。他计划在大学毕业后对接更多本土工厂,携手推出适销对路的新品,“只要能拿到独家货源,且产品契合市场需求,根本不愁销量。”
而宁波,恰好为他提供施展拳脚的绝佳土壤。学校的特聘导师——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财经作家朱秋城,不仅介绍他认识宁波的五金工具工厂,还让他看到一片繁茂的跨境电商生态圈。得知他的事迹,已有本地工厂抛来代运营合作的“橄榄枝”。
“宁波的外贸氛围特别好,开放又共享,大家很愿意打通圈子、互相赋能。虽然我是‘00后’,但和这里的前辈们完全没有代沟,很快就能围绕行业找到共同话题。毕业后,我会继续在宁波‘搞事业’,同样经商的父母也表示非常支持。”吴力扬说道。
目前,吴力扬已在Ozon开出4家店铺,其中2家交给同样热爱跨境事业的同学打理,并不断吸纳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后续,他打算进军TikTok平台,探索更多品牌出海的路径。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