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思瑞浦(688536.SH)公告称,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奥拉)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可能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公告显示,思瑞浦股票及可转债于11月26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交易对方包括Hong Kong AuraInvestment Co.Limited等9名股东,合计持有奥拉股份86.12%股份。
这是自今年3月与双成药业终止并购后,宁波奥拉的资本运作“二次重启”。
截至25日,思瑞浦报148.18元/股,总市值204.2亿元。
三度冲击A股上市
宁波奥拉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自主研发、销售服务为主体的高性能模拟电路芯片设计公司,注册于宁波杭州湾新区。

目前,宁波奥拉业务主要为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研发,产品线覆盖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和射频芯片四大核心领域。其中,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已实现量产销售,5G基站射频芯片也已斩获客户订单。
宁波奥拉由王成栋父子共同控制,二人直接和间接持股公司57.52%股份。企查查显示,2020年前后,宁波奥拉先后完成两轮融资,引入疆亘资本、宁波通商基金、中航信托、弘毅投资等资方。
本次与思瑞浦“联姻”,其实已是宁波奥拉在经历IPO折戟、与双成药业并购波折后,向A股上市发起的第三次冲击——
2022年11月,宁波奥拉首次递表科创板,计划募资超过30亿元用于芯片开发及产业化,但经过一轮问询之后,其于2024年5月主动撤回申请;
而就在IPO终止的三个月后,宁波奥拉又转头筹划通过实控人王成栋父子控制的*ST双成(曾用名:双成药业)进行并购,欲实现“借壳”上市,不过最终也以失败告终。
今年4月,由于亏损及营收不足3亿元,双成药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双成药业曾因上述并购案股价一路飙涨超600%,峰值达40.98元/股,创下27个交易日24涨停板的交易纪录,堪称2024年“A股妖王”。
或是收购方产业升级“强推手”
作为聚焦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的头部企业,思瑞浦主营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与销售,产品涵盖信号链、电源管理、数模混合等品类。

思瑞浦。
2024年面对消费电子市场疲软与通信行业库存调整,思瑞浦将重心转向车规级芯片与工业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车规级产品数量已增至300款,规模收入汽车客户达20余家,工业客户数量突破6000家;工业机器人领域,其芯片产品已应用于工业伺服系统,并向人形机器人赛道拓展。
而思瑞浦的外延并购也在2024年下半年启动——去年10月,思瑞浦以8.9亿元完成对已连续两年亏损的创芯微收购,补充公司电源管理芯片产品线,形成“信号+电源”的解决方案能力。
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思瑞浦实现营业收入约15.31亿元,同比增长80.47%,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盈利约1.26亿元。其中,信号链芯片产品、电源管理芯片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2.64%、274.08%。
另据2025年业绩中报显示,思瑞浦称,公司整体出货量和营收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创芯微的业务融合,实现了在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四大市场的全面布局。

思瑞浦近年来业绩情况。
此前,思瑞浦在接受调研时曾表示,从德州仪器、亚德诺半导体的发展史来看,并购无疑是模拟IC厂商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而宁波奥拉在业务上也与思瑞浦存在较强的协同性。
思瑞浦表示,本次整合将显著增强公司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5G通信等领域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尤其在AI领域,宁波奥拉的时钟芯片、多相电源芯片,与公司的激光偏置芯片、光功率调理芯片等产品相结合,能够构建覆盖AI应用的完整模拟解决方案。目前该领域国内市场需求已超200亿元,且将保持高速增长,为双方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目前交易正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各方尚未签署正式的交易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具体的收购方案及双方业务情况还需要等待思瑞浦后续公告。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