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探索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
2025-11-27 06:47:24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我们村有科班医生坐诊,有点小毛病想配药,不用出村就能解决!”在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卫生室,看病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入驻章山村卫生室的李洁医生,是由余姚市卫健局选派、来自大隐镇卫生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为村民在“家门口”提供常态化的医疗服务。

  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医后继乏人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隐痛”。宁波市委编办按照“严控总量、有减有增、动态调配、满足需求”的原则,探索构建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编制动态调配机制,强化公立医院引领统筹作用,一体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全市累计科学配置村医编制2200余名,为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看得见的保障。

  今年4月,余姚成为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之一。在之前探索的“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基础上,余姚聚焦“建立编制一体化统筹管理机制”改革任务,围绕实现编制核定、使用、结构管理“三个一体化”,创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编制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大“制度补血”的力度。

  与此同时,余姚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贯通的人才流动机制,对于影像质控、公共卫生、全科医生、中医慢病、急诊急救等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岗位,通过轮岗培训、双向选择等方式,促进基层医务人员“上得来”、更多医务骨干力量“下得去”。

  在宁海,由县委编办牵头,卫健、财政、人社、医保、统计等多部门协同,通过对全县前十年的医疗卫生服务量和全年龄段医疗卫生数据的深入分析,找到服务量与“一老”“一小”及其他三段人口结构数据的对应关系,为提前谋划编制调整、统筹调配、动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宁海对县域3个医共体进行编制调整,同时将97个编制纳入周转池管理,为引进和培养特殊专业人才畅通编制保障通道。改革试点以来,该县盘活存量编制资源,引导服务重心下沉,增设1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增派落实19个村级卫生室医生。

  “跳出‘就编制论编制’的框框,我们希望通过加速形成编制统筹、人才流动、人岗相适的一体化管理新格局,让医务人员有动力‘沉得下’也有渠道‘浮得起’,从整体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市委编办有关负责人说。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黄合 通讯员高承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探索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11-27 06:47:24

  “我们村有科班医生坐诊,有点小毛病想配药,不用出村就能解决!”在余姚市大隐镇章山村卫生室,看病的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入驻章山村卫生室的李洁医生,是由余姚市卫健局选派、来自大隐镇卫生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医生,为村民在“家门口”提供常态化的医疗服务。

  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医后继乏人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隐痛”。宁波市委编办按照“严控总量、有减有增、动态调配、满足需求”的原则,探索构建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县域医共体内人员编制动态调配机制,强化公立医院引领统筹作用,一体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卫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全市累计科学配置村医编制2200余名,为县域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看得见的保障。

  今年4月,余姚成为浙江省县域医共体医疗卫生人才“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改革试点之一。在之前探索的“县聘乡用”“乡聘村用”基础上,余姚聚焦“建立编制一体化统筹管理机制”改革任务,围绕实现编制核定、使用、结构管理“三个一体化”,创新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编制使用机制,进一步加大“制度补血”的力度。

  与此同时,余姚还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贯通的人才流动机制,对于影像质控、公共卫生、全科医生、中医慢病、急诊急救等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岗位,通过轮岗培训、双向选择等方式,促进基层医务人员“上得来”、更多医务骨干力量“下得去”。

  在宁海,由县委编办牵头,卫健、财政、人社、医保、统计等多部门协同,通过对全县前十年的医疗卫生服务量和全年龄段医疗卫生数据的深入分析,找到服务量与“一老”“一小”及其他三段人口结构数据的对应关系,为提前谋划编制调整、统筹调配、动态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宁海对县域3个医共体进行编制调整,同时将97个编制纳入周转池管理,为引进和培养特殊专业人才畅通编制保障通道。改革试点以来,该县盘活存量编制资源,引导服务重心下沉,增设1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增派落实19个村级卫生室医生。

  “跳出‘就编制论编制’的框框,我们希望通过加速形成编制统筹、人才流动、人岗相适的一体化管理新格局,让医务人员有动力‘沉得下’也有渠道‘浮得起’,从整体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市委编办有关负责人说。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黄合 通讯员高承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