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为数据展区。
作为宁波市首家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宁波高新区甬港现代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从单一园区发展为覆盖全省的创新网络,形成“孵化企业+孵化孵化器”的双轮驱动模式,不仅培育出众多创新企业,更孵化出多个专业孵化器,为全国孵化器发展提供了“甬港样本”。
孵化器中的孵化器
甬港现代科技园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其“孵化器中的孵化器”的独特定位。不同于传统孵化器专注于孵化企业,甬港现代不仅孵化企业,还孵化其他孵化器,形成“孵化+孵化”的创新生态。
2017年甬港现代科技园实现首次对外拓展,其运营的凤麓新材料加速器致力于成为奉化区第一人才高地,目前已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022年,在甬港现代科技园的运营支持下,丽水“飞地”孵化器——经开区科技孵化园区成功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孵化+孵化”这一模式的又一个生动案例。
在“山海协作”背景下,甬港现代科技园将宁波的创新资源与丽水的区位优势相结合,“飞地”孵化器重点围绕健康医药、精密制造、半导体等重要产业招商招引,已累计成功孵化400余家科技企业,实现“宁波研发、丽水转化”的创新协作模式。
园区副总经理杨仕龙表示:“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企业从宁波搬到丽水,而是通过孵化模式的复制,帮助丽水建立自己的创新生态,实现‘造血式'发展。”
这种“孵化器中的孵化器”模式,使得甬港现代科技园不仅自身成为创新高地,更成为创新资源的“放大器”和“扩散器”,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裂变”的跨越。
截至目前,甬港现代科技园已培育83家规上企业、102家高新技术企业、66家宁波市创新型中小企业、42家企业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并培育出1家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
从“点”到“面”的创新实践
在甬港现代科技园的“双螺旋”模式下,企业孵化也呈现“点面结合”的特点。
以宁波可为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这是一家致力于监测地下水质大数据的公司,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到信息的精准快速提炼。
“从创立之初,甬港现代科技园就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孵化服务,不仅帮助我们获得基金投资,还协助我们制定了企业战略规划。”该公司总经理黄小芹回忆道,“2023年在甬交所挂牌后,园区又为我们引入了‘甬港现代’投资,实现了从‘创业’到‘上市’的跨越。”
目前,可为数据已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软件著作权10项,牵头制定了《城市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另一家典型企业是浙江智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以“大数据+AI”为技术驱动,专注于数字政务、智慧教育综合性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总经办负责人陈春莺介绍:“甬港现代科技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办公场地,还帮助我们对接了上下游产业链,使我们的‘AI无纸化会议'‘智慧作业'等核心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当前,智加信息已获得10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了200多家各级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荣登工信部2024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名单。
“我们的孵化服务不是简单的‘给场地、给资金’,而是‘产业+资本+人才’的全方位赋能,”杨仕龙强调,“我们不仅关注企业的发展,更关注整个产业生态的构建。”
宁波晚报记者施文 通讯员宣科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