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报料热线:81850000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外贸“后浪”迭起 从“三张面孔”看跨境出海“加速度”
2025-11-28 06:53:00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宁波跨境电商峰会现场。(单玉紫枫/摄)

  前天上午,“品牌出海加速器”宁波跨境电商峰会现场,200多名外贸老板齐聚一堂。他们中不少人把手机举过头顶,镜头对准同一张PPT:确定性增长的闭环模型。

  主讲人是一名“00后”,安吉安盛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宁波团队)外贸部经理邱羽习,“2021年,我利用寒暑假试水跨境电商,结果一下水就呛了水,赔本成了最大的‘确定性’。不过我琢磨出一套品商合一的‘秘密武器’,将赢利变成最大的确定。”他一开口,现场便响起会心的笑声。

  笑声背后,是一个更硬核的现实:当跨境电商进入“深水区”,守着平台“等单来”早已“此路不通”。

  在宁波,“千军万马做外贸”的土壤,正孕育出一群敢闯敢拼的“后浪”。他们中,有从传统外贸转型而来的“老外贸”,有土生土长的“创二代”,还有穿梭在各大园区的“00后”运营者。

  从“不会做”到“抢着做”,从“试试看”到“上亿级”,这些“后浪”用速度、数据、品牌,把宁波打造成了三年蝉联商务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第一档的跨境电商之城,亦赋予了跨境电商新一轮的“加速度”。

  市商务局副局长喻晋表示,跨境电商作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转型的新路径,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贸易形态与商业逻辑。本次大会就旨在为宁波企业搭建一个汇聚智慧、链接资源、共创价值的平台。

  “00后”轻骑兵,破解“不确定”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5个宁波人中就有1人从事外贸相关工作;每5家宁波外贸企业里,就有4家已经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

  “换句话说,跨境电商在宁波,早已从新业态变成了新常态。”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谢尚伟快人快语。当前,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了超2万家各类跨境电商企业,从两三个人的初创企业,到豪雅、遨森、乐歌这样的“十亿”级大卖家,“千军万马”“八仙过海”,支撑起了宁波跨境电商的“基本盘”。

  2024年,留学归来的邱羽习接过叔叔的医用敷料工厂,直面跨境电商市场的关税波动、客户难觅、产品滞销三重困境。

  初生牛犊的他“大胆下注”,砸60万元签下阿里国际站4星保效包。“投方案就是投资于人,客户经理每周上门指导,把不确定的暗战变成可控的明牌。”

  这份选择立竿见影:由于流量有保障,投入产出比可预测,单个点击成本从三年前试水时的25元降至2.62元。叠加品牌认证加持,复购客户占比上升,其中一名海外客户累计复购60笔,成交额达90万美元。

  AI是“00后”的核心利器。用生意助手爬取3万条海外评论,他捕捉到“医用绷带+医美冷敷”搜索量同比大涨180%的商机,7天锁定爆款,15天拿下欧盟CE认证,工厂顺利转型医美赛道。客户管理上,给多个大客户精准“画像”,比如“价格敏感+交货期苛刻”的,就让系统每周推送产线VR(虚拟现实),订单从2万美元一路涨到25万美元。

  2024年,他斩获100万美元盈收;2025年,截至11月,业绩飙升至250万美元,增速150%。台上,邱羽习信心满怀:“今年打基础,明年扩团队,2027年构建品牌出海闭环。”

  这位“00后”的出海故事,印证着当下新趋势:用平台锁定确定性,用AI挖掘商机,用新生代的敏锐与魄力,在全球市场开辟新航道。而这,只是跨境电商“后浪”的开场秀。

  全职主妇,盘活27年老厂

  宁波凯成电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安迪出场时,台下已有人看着资料窃窃私语:多年全职主妇,也一头扎进跨境电商?

  她笑着补充:“还是前公务员、法学硕士,再加一个新身份三胎妈妈,现接手了家里开了27年的制冰机代工厂——理由只有一个,想给代工厂争口气。”

  彼时工厂处境尴尬:无销售平台、无销售团队,依赖贴牌加工、外贸占比不足10%,全是外贸公司二手单。“贴牌代工及二手单让公司无市场主动权,所以容易被持续压价、卡脖子,利润越来越‘薄’。”安迪直言痛点。

  她下定决心转型,自己出山干销售,对接B2B平台,带着老厂子走自主品牌之路。

  与此同时,将客户分层分级。比如德国客户要定制产品,工厂没有,她召集研发人员评估新品开发难度与时间周期后,马上联系客户承诺共同研发,不到45天交样合格,拿下一个标准集装箱订单,至今返单3次;中东客户跨行业采购,她带着团队反复“科普”、免费寄样品、主动让利,首笔12万美元订单两周内签约;面对欧洲集团SKD散件的技术支持需求,她虽顾虑技术被无偿占用,仍未中断对接,反复优化相关方案推进合作,不到一个月迎来对方6人团队上门,敲定5年战略合作……

  创牌路上,难题不少:30多个国家的客户需求各异,团队应对乏力。“问题即答案。”她拆解痛点,针对性突破。更坚持“一把手工程”,“转型是系统活,老板的认知和决心是关键。”

  11个月时间,代工厂逆袭:外贸占比迅速升至50%,在跨境电商细分行业产品类别里名列TOP10。她强调供应链升级与精准获客双轮驱动,叮嘱团队“用好AI,小步快跑”。

  “躬身入局,结果导向”“产品、流量、团队协同,重视起来就不难”。这位三胎妈妈,用法学硕士的严谨、决策者的魄力,让代工厂吃上了品牌饭。

  “相比国内消费市场,跨境电商赛道内卷程度较低,是转型的一大方向。”阿里国际站相关负责人指出,安迪的故事证明,只要找对路子,老厂出海,照样能乘风破浪。

  依托全市1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越来越多的“宁波制造”从代工贴牌小厂成长为自主品牌商,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韧性与活力。

宁波跨境电商把广告打到美国纽约。(通讯员供图)

  不会英语,照样把线缆卖到欧美

  现场,天泰线缆(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亮一开口,台下笑成一片:“我英语只会OK和Bye,但AI会帮我谈百万订单。”

  不懂英文、不懂外贸,照样做跨境电商!

  他的底气,来自对平台模式的熟稔。这位从淘宝1688起家的内贸人最懂“降维打击”:2019年,他带着100%内贸盘直接试水国际站,“操作系统是一样的,后台中文+AI翻译,非常适合我”。

  他请来三名业务员,搭起了“跨境电商专班”。

  “我是做线缆的,有几十年的内贸生产经验。做生意,万变不离其宗。这类产品要拿安全规范认证,按出口国标准做,就能进入市场。”一手稳步深耕美国,一手大力开拓欧洲,短短几年,美国UL、欧洲VDE、英国BS认证,他一一拿下。

  守着平台,AI升级成了获客利器。

  高亮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名印度客户通过平台搜索到他,不实地验厂就敲定订单——2024年,客户因交货期紧,要求视频验厂。他带着团队全程直播生产环节,从产品原料到加工流程再到成品出炉,一一展示。当天客户就下了3万多美元的订单,直到现在仍持续返单,订单金额稳步增长,成了素未谋面的老客户。

  如今,公司出口占比已近20%,年出口额达2000万元。“下一步就是加大投入,引流量、抓转化。”高亮思路清晰,要靠平台放大优势,提升客户承载力。

  “品牌出海是产品力、流量力、资金效率的三维博弈。无论是借助AI开拓全球的新生代,还是成功‘走出去’的传统工厂,抑或是焕发新生的知名品牌,这三位‘后浪’的经历证明,出海不是大厂的独角戏,凭着把产品做扎实、把平台用到位的韧劲,中小工厂也能在跨境电商江湖闯出一片天。”喻晋说。

  《宁波市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跨境电商出口额较2024年翻一番,新增跨境电商应用主体1200家以上,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4家以上,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标杆卖家达到200家以上,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1家。

  这场穿越周期的实验,结局尚未分明。但这或许是宁波跨境电商最朴素的底气——当出海从赌运气变成算得清的生意,宁波跨境电商的下一个十年才刚刚开始。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单玉紫枫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中国宁波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

市级重大新闻宣传服务平台

扫码下载

中国宁波网(宁波甬派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

Copyright(C) 2001-2025 cnn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407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74-81850000 举报邮箱:nb81850@qq.com

宁波外贸“后浪”迭起 从“三张面孔”看跨境出海“加速度”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11-28 06:53:00

宁波跨境电商峰会现场。(单玉紫枫/摄)

  前天上午,“品牌出海加速器”宁波跨境电商峰会现场,200多名外贸老板齐聚一堂。他们中不少人把手机举过头顶,镜头对准同一张PPT:确定性增长的闭环模型。

  主讲人是一名“00后”,安吉安盛医用敷料有限公司(宁波团队)外贸部经理邱羽习,“2021年,我利用寒暑假试水跨境电商,结果一下水就呛了水,赔本成了最大的‘确定性’。不过我琢磨出一套品商合一的‘秘密武器’,将赢利变成最大的确定。”他一开口,现场便响起会心的笑声。

  笑声背后,是一个更硬核的现实:当跨境电商进入“深水区”,守着平台“等单来”早已“此路不通”。

  在宁波,“千军万马做外贸”的土壤,正孕育出一群敢闯敢拼的“后浪”。他们中,有从传统外贸转型而来的“老外贸”,有土生土长的“创二代”,还有穿梭在各大园区的“00后”运营者。

  从“不会做”到“抢着做”,从“试试看”到“上亿级”,这些“后浪”用速度、数据、品牌,把宁波打造成了三年蝉联商务部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考核评估第一档的跨境电商之城,亦赋予了跨境电商新一轮的“加速度”。

  市商务局副局长喻晋表示,跨境电商作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转型的新路径,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贸易形态与商业逻辑。本次大会就旨在为宁波企业搭建一个汇聚智慧、链接资源、共创价值的平台。

  “00后”轻骑兵,破解“不确定”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每5个宁波人中就有1人从事外贸相关工作;每5家宁波外贸企业里,就有4家已经开展了跨境电商业务。

  “换句话说,跨境电商在宁波,早已从新业态变成了新常态。”宁波市跨境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谢尚伟快人快语。当前,宁波跨境电商综试区集聚了超2万家各类跨境电商企业,从两三个人的初创企业,到豪雅、遨森、乐歌这样的“十亿”级大卖家,“千军万马”“八仙过海”,支撑起了宁波跨境电商的“基本盘”。

  2024年,留学归来的邱羽习接过叔叔的医用敷料工厂,直面跨境电商市场的关税波动、客户难觅、产品滞销三重困境。

  初生牛犊的他“大胆下注”,砸60万元签下阿里国际站4星保效包。“投方案就是投资于人,客户经理每周上门指导,把不确定的暗战变成可控的明牌。”

  这份选择立竿见影:由于流量有保障,投入产出比可预测,单个点击成本从三年前试水时的25元降至2.62元。叠加品牌认证加持,复购客户占比上升,其中一名海外客户累计复购60笔,成交额达90万美元。

  AI是“00后”的核心利器。用生意助手爬取3万条海外评论,他捕捉到“医用绷带+医美冷敷”搜索量同比大涨180%的商机,7天锁定爆款,15天拿下欧盟CE认证,工厂顺利转型医美赛道。客户管理上,给多个大客户精准“画像”,比如“价格敏感+交货期苛刻”的,就让系统每周推送产线VR(虚拟现实),订单从2万美元一路涨到25万美元。

  2024年,他斩获100万美元盈收;2025年,截至11月,业绩飙升至250万美元,增速150%。台上,邱羽习信心满怀:“今年打基础,明年扩团队,2027年构建品牌出海闭环。”

  这位“00后”的出海故事,印证着当下新趋势:用平台锁定确定性,用AI挖掘商机,用新生代的敏锐与魄力,在全球市场开辟新航道。而这,只是跨境电商“后浪”的开场秀。

  全职主妇,盘活27年老厂

  宁波凯成电器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安迪出场时,台下已有人看着资料窃窃私语:多年全职主妇,也一头扎进跨境电商?

  她笑着补充:“还是前公务员、法学硕士,再加一个新身份三胎妈妈,现接手了家里开了27年的制冰机代工厂——理由只有一个,想给代工厂争口气。”

  彼时工厂处境尴尬:无销售平台、无销售团队,依赖贴牌加工、外贸占比不足10%,全是外贸公司二手单。“贴牌代工及二手单让公司无市场主动权,所以容易被持续压价、卡脖子,利润越来越‘薄’。”安迪直言痛点。

  她下定决心转型,自己出山干销售,对接B2B平台,带着老厂子走自主品牌之路。

  与此同时,将客户分层分级。比如德国客户要定制产品,工厂没有,她召集研发人员评估新品开发难度与时间周期后,马上联系客户承诺共同研发,不到45天交样合格,拿下一个标准集装箱订单,至今返单3次;中东客户跨行业采购,她带着团队反复“科普”、免费寄样品、主动让利,首笔12万美元订单两周内签约;面对欧洲集团SKD散件的技术支持需求,她虽顾虑技术被无偿占用,仍未中断对接,反复优化相关方案推进合作,不到一个月迎来对方6人团队上门,敲定5年战略合作……

  创牌路上,难题不少:30多个国家的客户需求各异,团队应对乏力。“问题即答案。”她拆解痛点,针对性突破。更坚持“一把手工程”,“转型是系统活,老板的认知和决心是关键。”

  11个月时间,代工厂逆袭:外贸占比迅速升至50%,在跨境电商细分行业产品类别里名列TOP10。她强调供应链升级与精准获客双轮驱动,叮嘱团队“用好AI,小步快跑”。

  “躬身入局,结果导向”“产品、流量、团队协同,重视起来就不难”。这位三胎妈妈,用法学硕士的严谨、决策者的魄力,让代工厂吃上了品牌饭。

  “相比国内消费市场,跨境电商赛道内卷程度较低,是转型的一大方向。”阿里国际站相关负责人指出,安迪的故事证明,只要找对路子,老厂出海,照样能乘风破浪。

  依托全市19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越来越多的“宁波制造”从代工贴牌小厂成长为自主品牌商,正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越来越强的韧性与活力。

宁波跨境电商把广告打到美国纽约。(通讯员供图)

  不会英语,照样把线缆卖到欧美

  现场,天泰线缆(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亮一开口,台下笑成一片:“我英语只会OK和Bye,但AI会帮我谈百万订单。”

  不懂英文、不懂外贸,照样做跨境电商!

  他的底气,来自对平台模式的熟稔。这位从淘宝1688起家的内贸人最懂“降维打击”:2019年,他带着100%内贸盘直接试水国际站,“操作系统是一样的,后台中文+AI翻译,非常适合我”。

  他请来三名业务员,搭起了“跨境电商专班”。

  “我是做线缆的,有几十年的内贸生产经验。做生意,万变不离其宗。这类产品要拿安全规范认证,按出口国标准做,就能进入市场。”一手稳步深耕美国,一手大力开拓欧洲,短短几年,美国UL、欧洲VDE、英国BS认证,他一一拿下。

  守着平台,AI升级成了获客利器。

  高亮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名印度客户通过平台搜索到他,不实地验厂就敲定订单——2024年,客户因交货期紧,要求视频验厂。他带着团队全程直播生产环节,从产品原料到加工流程再到成品出炉,一一展示。当天客户就下了3万多美元的订单,直到现在仍持续返单,订单金额稳步增长,成了素未谋面的老客户。

  如今,公司出口占比已近20%,年出口额达2000万元。“下一步就是加大投入,引流量、抓转化。”高亮思路清晰,要靠平台放大优势,提升客户承载力。

  “品牌出海是产品力、流量力、资金效率的三维博弈。无论是借助AI开拓全球的新生代,还是成功‘走出去’的传统工厂,抑或是焕发新生的知名品牌,这三位‘后浪’的经历证明,出海不是大厂的独角戏,凭着把产品做扎实、把平台用到位的韧劲,中小工厂也能在跨境电商江湖闯出一片天。”喻晋说。

  《宁波市加力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跨境电商出口额较2024年翻一番,新增跨境电商应用主体1200家以上,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24家以上,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标杆卖家达到200家以上,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1家。

  这场穿越周期的实验,结局尚未分明。但这或许是宁波跨境电商最朴素的底气——当出海从赌运气变成算得清的生意,宁波跨境电商的下一个十年才刚刚开始。

  宁波日报 甬派客户端 记者单玉紫枫

编辑: 陈捷

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