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涛
有网友发帖称,在温州华盖山的山脚下,有个“红日亭施粥摊”在给穷人施粥。那里排着一条长龙,许多从衣着、年龄和气质上就能看出并不富裕的民众正安静地排队领受免费的大米粥。
与每天涌现的重大新闻相比,这只能算一条很简单的新闻。但它确实抓住了我们的眼球。“让人眼前一热”、“让人眼前一亮”,或许是许多人最直接的观感。在这个日渐寒冷的冬季,总有需要帮助的人们。
这个由当地爱心人士自发组织的施粥摊,以古老而朴素的形式,传递出让人动容的温情和暖意,向困难人群献出微小却又博大的爱心。对他们,有必要给予一份敬意。这也让公众看到了一扇民间慈善的窗口,以至有网友呼吁“这种很务实的捐助法宜在全国推而广之”。
然而,尽管报道中称这个施粥摊并非刚刚出现,但笔者依然忧虑,它究竟能存在多久,至于“在全国推而广之”,更是充满了悬念。很显然,施粥摊之类的爱心派送,毕竟只能解决极少一部分人一时的饥寒,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体的生活状态。众人排着长队为得到一碗粥,而且是在温州这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其实,传递出的还有一种痛:它凸显当地政府职能某种程度的缺席,或者说,当地政府在服务社会,改善民众生活上,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财富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不过,仍有一些人的生活质量乃至吃饭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而且这种改善,必须从根本上诉求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长效机制。个体自发的爱心派送,应只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善良、公平、正义呼喊的补充与修正,而不可以替代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及履行的职责。
特别是当前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之时,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推出宏大的扩大内需计划,这固然是时势之必然,但同时还必须考虑那些最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并能从细处入手,做好各种可行的“施粥”准备,让民众感受到真切的实惠。以民间形式存在的温州施粥摊,或许正是一个及时的提醒和示范。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24版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