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展,2007年宁波市创新指数比上年上升了22.63%,年专利授权量在副省级城市中位居第二,中国名牌产品的拥有量列副省级城市的第三位。”昨天下午,宁波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宁波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白皮书—2007年度评价考核报告》。据介绍,这是我市首次对创新型城市进展情况进行量化评价。
在三大类别指数中,上升最多的是创新产出指数。2007年的创新产出指数为145.47,上升了45.47%。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中国驰名商标数,增长了208.11%;其次是主持和参与研制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增长了102.53%;第三是年度授权专利数,增长了46.05%;第四是中国名牌数,增长了38.64%。创新综合指标指数比2006年上升了14.06%。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率指数,上升了42.86%;其次是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GDP指数,增长了24.03%;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指数比2006年减少了19.15%。相对而言,指数增长最慢的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上升了0.6%。“从指数看,2007年投资拉动明显,经济增长的财政贡献和土地集约度有较大提升,但三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相关负责人分析说。创新能力与过程指数相比2006年上升了11.24%。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指数,增长47.67%;其次是独立法人的科技研究和服务机构数,增长了45.58%,这反映出宁波市创新载体建设进度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和服务机构都有快速的增长。
从县(市)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情况看,鄞州区与江东区居全市前两名,慈溪市、余姚市分别列第三、四位,海曙、北仑、江北、镇海分别列第五、六、七、八位,奉化、宁海、象山分别列第九、十、十一位。“三区一岛”地均二、三产业GDP指标普遍较高,并且增速最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高新区的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创业与风险投资额、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人均GDP增长率等五项指标居全市首位。
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我市的科技实力相对较弱的局面仍存在,产业结构升级任重道远,科技投融资体系还有待于完善。
编辑: 赖小惠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