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高考1977》抚慰教育的青春之歌
稿源: 中国江西网   2009-04-02 09:42:44报料热线:81850000

  文/一等兵

  由王学兵、孙海英、周显欣等演员领衔主演的影片《高考1977》将于近日上映,影片以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群农场插队知青用文化改变命运,用选择践行信仰与承诺的故事。《高考1977》通过影像还原了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变革进而讴歌了整个时代的主旋律,虽然影片导演江海洋一再重申,影片的票房并不是最重要,记录历史才是影片的主旨做在,但各方的宣传和营销让这部影片未影先红。

  影片《高考1977》的故事并不复杂,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下乡的上海和北京籍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准备参加高考而遭遇各种阻力的故事。他们中有视知青为接班人千方百计阻止他们回城,同时具有父亲情怀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他也是一个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也爱这一群年轻人。为了女儿可以牺牲一切的带有“历史问题”和盲目性的知识分子父亲;还有为了承诺放弃回城,为了爱情又假装考试的知青潘志友,还有让人流泪的小根宝等等,他们这一群人在高考的抉择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

  作为献礼影片,导演从一群知青的生活轨迹与命运挣扎中提炼出影片主题,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祭奠与怀恋。改变是影片也是那段历史中的最强音,正如影片中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小本生活上,更凸现在滚滚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对于三十年前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高考1977》从另一个侧面讴歌与再现了一代知青上山下乡扎根地方建设,挥洒青春的故事,此外,影片还是一个活脱的关于中国教育变革的写实见证者。

  “也许今天的年轻观众不能理解1977年的高考,但无论哪一代人,对历史的尊敬、对爱情的认知都是一致的。”导演的这席话让观众对影片的方向有了基本的把握,影片的主基调以尊重文化和知识的历史契机为主导,配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线索逐一展开,以社会文化、时代现状、历史记忆为线索,把一个群体的生活影射放大到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变中。除此之外,知青群体的爱情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成为人与人关系在影片中的另一个表现体。这一群体对农场的态度和对城市的渴望是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因素,此时背负着承诺的爱情无奈地成为这一矛盾的牺牲品,潘志友对人生和爱情的选择是这影片中争论最多的一点,虽然影片在这里表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下看起来颇有非议,但当时确实有很多这样的真实例子,很显然这样的取向选择是健康的。

  有媒体将影片冠以“民生史诗片”,不过就影片本身来看关注民生还算符合,史诗有些牵强和虚夸,文化的强势入侵与保卫在此时显得如此可笑。除此之外而各方评论千篇一率赞誉也让影片的性价比调配到最合适程度,在评论影响下让影片朝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显然这是观众最愿意看到的,但不要一叶障目,质量的高低好坏才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真实收获,华而不实的影片我们看过了太多,以至于不看影片很难辨别舆论的真伪。观众应该在舆论的轰炸下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影片的本质,同时看到影片背后的不足。影片整体故事还算上乘,不过应该尽量避免主旋律影片的“高、大、全”的形象,情节设置也应该尽量合理,争取避免能力上的问题。电影技术的问题需要时间和工业支持,但态度的问题则是根据主观能动性的转变而转化,态度应该是我们一贯做事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构架也是空中楼阁。坚信做好影片不仅是对观众的交代更是对自己,导演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收益者,也更有说服力。

  如果说三十年前的教育转变的是时代与青春,三十年后的教育转变的应该是社会与文化。在道德沦丧,文化缺失的今天,这样一部影片不啻为抚慰几代人心灵的赞歌。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高考1977》抚慰教育的青春之歌

稿源: 中国江西网 2009-04-02 09:42:44

  文/一等兵

  由王学兵、孙海英、周显欣等演员领衔主演的影片《高考1977》将于近日上映,影片以上个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群农场插队知青用文化改变命运,用选择践行信仰与承诺的故事。《高考1977》通过影像还原了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变革进而讴歌了整个时代的主旋律,虽然影片导演江海洋一再重申,影片的票房并不是最重要,记录历史才是影片的主旨做在,但各方的宣传和营销让这部影片未影先红。

  影片《高考1977》的故事并不复杂,一群在黑龙江农场下乡的上海和北京籍知识青年,在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准备参加高考而遭遇各种阻力的故事。他们中有视知青为接班人千方百计阻止他们回城,同时具有父亲情怀的农场革委会主任老迟,他也是一个对农场怀有深情的退伍老兵,他爱脚下这片土地,也爱这一群年轻人。为了女儿可以牺牲一切的带有“历史问题”和盲目性的知识分子父亲;还有为了承诺放弃回城,为了爱情又假装考试的知青潘志友,还有让人流泪的小根宝等等,他们这一群人在高考的抉择下,生动地演绎了一段知青生活的苦乐悲歌。

  作为献礼影片,导演从一群知青的生活轨迹与命运挣扎中提炼出影片主题,完成了对一个时代的祭奠与怀恋。改变是影片也是那段历史中的最强音,正如影片中所说“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更有意义”,这个变化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小本生活上,更凸现在滚滚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对于三十年前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来说,《高考1977》从另一个侧面讴歌与再现了一代知青上山下乡扎根地方建设,挥洒青春的故事,此外,影片还是一个活脱的关于中国教育变革的写实见证者。

  “也许今天的年轻观众不能理解1977年的高考,但无论哪一代人,对历史的尊敬、对爱情的认知都是一致的。”导演的这席话让观众对影片的方向有了基本的把握,影片的主基调以尊重文化和知识的历史契机为主导,配以人与社会的关系为线索逐一展开,以社会文化、时代现状、历史记忆为线索,把一个群体的生活影射放大到整个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变中。除此之外,知青群体的爱情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成为人与人关系在影片中的另一个表现体。这一群体对农场的态度和对城市的渴望是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因素,此时背负着承诺的爱情无奈地成为这一矛盾的牺牲品,潘志友对人生和爱情的选择是这影片中争论最多的一点,虽然影片在这里表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下看起来颇有非议,但当时确实有很多这样的真实例子,很显然这样的取向选择是健康的。

  有媒体将影片冠以“民生史诗片”,不过就影片本身来看关注民生还算符合,史诗有些牵强和虚夸,文化的强势入侵与保卫在此时显得如此可笑。除此之外而各方评论千篇一率赞誉也让影片的性价比调配到最合适程度,在评论影响下让影片朝向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显然这是观众最愿意看到的,但不要一叶障目,质量的高低好坏才是影片带给我们的真实收获,华而不实的影片我们看过了太多,以至于不看影片很难辨别舆论的真伪。观众应该在舆论的轰炸下去伪存真,这样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影片的本质,同时看到影片背后的不足。影片整体故事还算上乘,不过应该尽量避免主旋律影片的“高、大、全”的形象,情节设置也应该尽量合理,争取避免能力上的问题。电影技术的问题需要时间和工业支持,但态度的问题则是根据主观能动性的转变而转化,态度应该是我们一贯做事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构架也是空中楼阁。坚信做好影片不仅是对观众的交代更是对自己,导演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收益者,也更有说服力。

  如果说三十年前的教育转变的是时代与青春,三十年后的教育转变的应该是社会与文化。在道德沦丧,文化缺失的今天,这样一部影片不啻为抚慰几代人心灵的赞歌。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