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涛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根据年度统计结果,2008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9229元,日平均工资为111.99元。与2007年相比,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了4297元,增长17.2%,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0%。(中新网4月9日电)
每年公布平均工资都要引发争议,今年也不例外。从新闻的跟帖中可以看出,不少网友对此表示质疑,其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平均工资中找不着自己的影子。那么,何以出现平均工资成了“忘我数据”的现象?
有则民谣很形象——张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有上百万。一是统计口径上的问题。现行统计制度,将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撇在一边,这部分人在平均工资中就找不着自已了;二是在“平均”两字遮蔽之下有诸多“不平均”,有企业老总年薪与普通职工收入之间的不平均;有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工资增长速度、比例与普通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比例上的不平均;有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长与企业之间的平平均;有国有企业、垄断行业与其他企业职工工资收入上的不平均,尽管这些差异性公布数据时作了说明,但从“平均工资”这一直观数据上却是无法读取的。
还有一点,统计方法没有跟进公布。国家统计局应同步公布调查采样的方法步骤,让公众看清这平均工资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基础数据从何而来,有无出现弄虚作假后门的可能,如何防范,如何审核等等,如果能将调查统计过程同期公布出来,其公信力就会大大提升。
不能真实全面反映所有城镇职工收入情况的平均工资似乎没多大意义,在未进行统计制度改革之前,再搞这种无意义的统计浪费了纳税人的钱,徒然增加了调查和统计成本,反而让公众反感,更容易对决策造成误导。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