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网友说话
由几条与大学生就业的消息说起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04-22 14:33:11报料热线:81850000

  苏州公厕职位居然“吃香”起来了。二00九年苏州市区五十八座公共厕所进入投标,共有八百七十人报名,十五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其中不乏大学生。(4月21日中国新闻网)

  陈洁是广西融水县融水镇人,2007年11月,她利用在江西南昌城市学院就读期间的实习期回乡筹建生态农业科技养殖场。2008年7月大学毕业后,陈洁聘请了4名大专学历的兽医员共同养猪,目前猪场有母猪400多头,总存栏3000多头。(4月2日新华社消息)

  名牌大学毕业生朱海滨在家自闭6年。2003年毕业后找工作无果,回家后就变了样:不出门、不讲话、无情绪表达。(4月21日《潇湘晨报》)

  上大学,一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最热门追求。如今,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上大学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冲击下,一些农村家长“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热情开始减退。(4月21日《新华日报》)

  我没有刻意去搜索,只是在浏览搜狐网时稍加留意,就在同一天看到这四条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消息,多些有些意外。简要分析,前两条消息是大学生身降身价,抛弃过去的那种非国家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或者是企业高级白领不干的就业观念。在当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今天,他们选择了一些最基本的服务行业和最普通的自主创业之路。我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可喜的。但它并不代表知识的贬值。事实上,国外早就有硕士毕业生去开出租车的。每个人选择不同的职业,那是个人的想法。若能从中找到就业或创业的快乐,让生活充满阳光,那就太棒了。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学生都去抢民工做的事做。公厕的所长,若能照顾到城市一些低收入者家庭,作为政府的一项公益就业岗位,那会更好。毕竟大学生都去从事那种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和文化水平的岗位,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更关键是我们的人才队伍还没有奢侈到厕所所长都由大学生来担任的程度。各尽其才那才是最理想的人力资源分配。

  此外,一些人若以老眼光看问题,前三条消息,很可能会得出读书贬值,读书无用的念想,读个就不了业的大学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基于这一点,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第四条消息——农村对读大学热情的减退。表面上看,这是必然的,但我并不那样认为。

  首先,大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来看,再到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知识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细化到每一个人,知识同样提可贵且有意义的。文化知识,不单单有助于个人性情的培养。当前,文化技术知识仍是多数人在就业中竞争最可仰仗的武器。有时候,本科生比不上中专生,博士生比不上专科生。这毕竟是少数,但更关键的是,有时候知识与文凭无关的。能超过本科生的中专生,他的知识水平、能力必然有过人之处。只是,你是否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学习呢?我有一个堂哥,初中毕业,当了几年司机,后来在一家工厂车间做事,不甘于平庸的他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已成为了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的总工程师,而文凭还是初中生。

  再回想一下,我老家每年都要出几个大学生,但至今我没有见到有一个大学生饿肚子的,而且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要比留守在村子的读书少的人过得好。这不是显摆,是事实。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创造财富,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信念任何时候,每一个人都必须坚守。

  之于名牌大学毕业生自闭,成了啃老族,还有一些农村人认为读了大学也就不了业的现象。我们要反思的是大学教育本身和每个学生到底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我一直认为,大学文凭不是混到手的,你哄老师,哄到了文凭,但社会的竞争、职场人生你是哄不了的,既便是能哄一时,也哄不长久。我不反对大学生恋受、玩网络游,但以恋受、网络游戏为中心的大学毕业生也能找到好工作,那社会才真有问题了。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

由几条与大学生就业的消息说起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09-04-22 14:33:11

  苏州公厕职位居然“吃香”起来了。二00九年苏州市区五十八座公共厕所进入投标,共有八百七十人报名,十五个人竞争一个岗位,其中不乏大学生。(4月21日中国新闻网)

  陈洁是广西融水县融水镇人,2007年11月,她利用在江西南昌城市学院就读期间的实习期回乡筹建生态农业科技养殖场。2008年7月大学毕业后,陈洁聘请了4名大专学历的兽医员共同养猪,目前猪场有母猪400多头,总存栏3000多头。(4月2日新华社消息)

  名牌大学毕业生朱海滨在家自闭6年。2003年毕业后找工作无果,回家后就变了样:不出门、不讲话、无情绪表达。(4月21日《潇湘晨报》)

  上大学,一直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最热门追求。如今,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上大学成本居高不下的双重冲击下,一些农村家长“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大学”的热情开始减退。(4月21日《新华日报》)

  我没有刻意去搜索,只是在浏览搜狐网时稍加留意,就在同一天看到这四条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消息,多些有些意外。简要分析,前两条消息是大学生身降身价,抛弃过去的那种非国家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员工或者是企业高级白领不干的就业观念。在当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今天,他们选择了一些最基本的服务行业和最普通的自主创业之路。我觉得,这样的变化是可喜的。但它并不代表知识的贬值。事实上,国外早就有硕士毕业生去开出租车的。每个人选择不同的职业,那是个人的想法。若能从中找到就业或创业的快乐,让生活充满阳光,那就太棒了。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大学生都去抢民工做的事做。公厕的所长,若能照顾到城市一些低收入者家庭,作为政府的一项公益就业岗位,那会更好。毕竟大学生都去从事那种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和文化水平的岗位,不仅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更关键是我们的人才队伍还没有奢侈到厕所所长都由大学生来担任的程度。各尽其才那才是最理想的人力资源分配。

  此外,一些人若以老眼光看问题,前三条消息,很可能会得出读书贬值,读书无用的念想,读个就不了业的大学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基于这一点,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第四条消息——农村对读大学热情的减退。表面上看,这是必然的,但我并不那样认为。

  首先,大到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进程来看,再到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知识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细化到每一个人,知识同样提可贵且有意义的。文化知识,不单单有助于个人性情的培养。当前,文化技术知识仍是多数人在就业中竞争最可仰仗的武器。有时候,本科生比不上中专生,博士生比不上专科生。这毕竟是少数,但更关键的是,有时候知识与文凭无关的。能超过本科生的中专生,他的知识水平、能力必然有过人之处。只是,你是否知道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学习呢?我有一个堂哥,初中毕业,当了几年司机,后来在一家工厂车间做事,不甘于平庸的他利用空余时间刻苦钻研,已成为了一家大型外资企业的总工程师,而文凭还是初中生。

  再回想一下,我老家每年都要出几个大学生,但至今我没有见到有一个大学生饿肚子的,而且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要比留守在村子的读书少的人过得好。这不是显摆,是事实。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创造财富,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信念任何时候,每一个人都必须坚守。

  之于名牌大学毕业生自闭,成了啃老族,还有一些农村人认为读了大学也就不了业的现象。我们要反思的是大学教育本身和每个学生到底在大学里学到了什么。我一直认为,大学文凭不是混到手的,你哄老师,哄到了文凭,但社会的竞争、职场人生你是哄不了的,既便是能哄一时,也哄不长久。我不反对大学生恋受、玩网络游,但以恋受、网络游戏为中心的大学毕业生也能找到好工作,那社会才真有问题了。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