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之后为何仍有“晨园”
4月26日《都市快报》报道,位于浙江兰溪的金华市晨园乳业有限公司,多批次牛奶中被检出一种名为“皮革水解蛋白粉”的物质,这种物质为可疑致癌物。目前,该案已移交警方处理,企业法人代表毛建华等3人被刑事拘留。
这无疑是一则非常令人震惊的消息。因为在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善良的人们原以为,中国奶制品企业即使不会彻底洗心革面,至少也会暂时安全起来。残酷的事实却证明,即便是这种空前危机过后的“暂时安全”,居然也是奢望。
按照常理,在本行业刚刚遭遇过一次堪称生死存亡的大危机之后,包括晨园公司这样的小企业在内的所有同行,应该都会有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难道“三鹿”的倒闭,对于晨园公司一点触动都没有吗?晨园为何敢于如此大胆地“顶风作案”?
三鹿的破产倒闭,对于业内大亨也许“心有戚戚焉”,但对于晨园公司这样的地方小企业,可能感受更多的是幸灾乐祸,而不是积极吸取教训吧?晨园事件表明,欠缺法律制约的商家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大多是信不过的。就像马克思说的,只要有300%的利润,他们就敢于冒杀头的风险。
说白了,晨园公司的胆大妄为,最主要的原因或许倒不是因为他们特别丧心病狂,而更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一些地方质检品质的轻视乃至蔑视。一方面,一些地方质检往往流于自上而下的“特别行动”,专注于一种或几种项目的特殊检测,而在范围更全面、要求亦更高的日常检测方面品质不高;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质检部门的检测技术也可能存在问题。报道说,皮革水解物的检测难度比三聚氰胺更大。晨园公司当然对与自己打交道的地方质监部门知根知底,或者根本就不认为他们有主动检测出问题的本事,这应该是其敢于顶风作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三聚氰胺,还是皮革水解物,都是为了增加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质监部门强调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标准当然是好事,可空有较高的含量标准,却对变相增加蛋白质含量的歪门邪道缺少高质量的防范性检测,对食品安全来说,这会否反而是一种逆向隐患?(舒圣祥 齐鲁晚报)
编辑: 张晓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