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宁波农村开展“种文化”活动:文化星火 燎原在乡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2年10月31日 10:25   【 】 【打印

  自2007年余姚市鼓励组建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中心户”以来,“文化中心户”不断增加,目前已经达到了1100户。“文化中心户”的活动也不再仅仅是几十户人家的联欢,有的还辐射全村甚至周边的村子。余姚市黄家埠镇韩夏村农村文化中心户夏彩囡每逢大的节假日,还常组织文艺晚会,周边村子的村民也赶来观看。

  “文化中心户”把村落文化阵地推向了自然村,缩短了农民文体活动半径,农民身边形成了“五分钟文体活动圈”。与此同时,活动圈内农民自发的文艺热潮也培育出一大批农民自己的文艺团队。目前,余姚每个村有一到两支特色文艺团队,他们经常性地开展“换戏”、“轮演”等“文化走亲”活动,让活动圈内的农民经常能看到不同地域特色的文艺演出。

  慈溪:“村落文化宫”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

  昨天,慈溪市观海卫镇大岐山村的村落文化宫里热闹非凡,十多名妇女正在排练群舞,还有几位老人在这里喝茶、聊天,大岐山村是慈溪市相对偏远村,过去村民要参加什么娱乐活动,最近也要到几公里外的师桥或者观海卫镇上,有了这个文化宫后,村民们开展文化活动方便多了。

  这样的“村落文化宫”,在慈溪每个村子都有。

  为了让更多的村建设“村落文化宫”,从2000年开始,慈溪市相继出台了《关于村落文化宫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订了一整套“村落文化宫”创建、验收、奖励和补助的标准与办法,每年还开展6至8期针对农村文艺骨干的业务培训。

  慈溪市在出台扶持“村落文化宫”政策的同时,还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村落文化宫建设,开展村企共建活动。众多民营企业家在注重“修桥铺路”的同时也开始注重“文体资助”,不少企业不仅出资赞助村里的活动,还把公司的精品节目输送到村里,形成职工与村民文化互动。到目前为止,慈溪市已有2000多家民营企业以各种形式资助农村文化事业,捐资超过5000多万元。宗汉街道联兴村还成立了全省首个文化基金会,并得到了首批38家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

  截至目前,慈溪全市有各类文体队伍1200多支,拥有文艺、体育骨干超过3万人。全市274个村实现村落文化宫全覆盖。且基本形成了“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如三北的民间说唱、长胜市村的舞龙表演、掌起的越剧、坎墩的姚剧、振东的铜管乐、西门外村的老年腰鼓队等。

  慈溪村落文化宫还被推广到了全宁波市,目前全市“村落文化宫”覆盖率已超过95%。这一新型的农村公共文化阵地,成为传播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记者 杨静雅 通讯员 余耿学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