荪湖
□王建勇
“青山横北,绿水回南。”这是人们对江北地势北高南低的形象描写,但人们往往只注重“青山横北”,却忽视了在这“青山横北”中的绿水,绿水就是如珍珠般散落其间的水库、湖泊,这些水库、湖泊为江北这方水土增添了无穷魅力,如毛力、英雄、荪湖、五婆湖等,其中荪湖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湖光山色的结合及优越的地理位置,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荪湖,位于宁波江北洪塘街道西北部,距宁波市中心三江口14公里,风光秀美,是距宁波市区最近的一个生态湖泊。
荪湖,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高低曲折的环湖山路,携带着人文蕴味,飘逸着环绕湖区,荪湖一面为坝,三面群山环抱,形状狭长,呈不规则形。清雍正《慈溪县志》载:荪湖因湖多香荪,故名。
据史料:“香荪”为古代的一种芳香植物,清费志云在《荪湖赋》一文中这样描述荪湖香荪:“物称其名,荪乃敷华,似蒲多节,有茎无葩……菲菲郁郁,咇咈若花,青蘋不能拟其盛,黄砾不能比其嘉。”
走进荪湖你会感觉神情气爽,世间的纷烦在这里消逝,阳光照耀下的湖面,在微风中像撒了无数碎金一样,光芒闪烁,湖中飞翔的白鹭,漂浮的竹排,湖边或立或坐的垂钓者,还有那山石、古树,犹如一幅中国山水画。
湖边山间隐现的一座黄墙寺院,估计是周边村民烧香求佛之地,经过修缮的寺院,色泽明黄、整齐而充满神秘。
清人费志云赞荪湖:“揽名湖之胜概……环峰叠秀,曲水流洪……此周遭之佳景,贻游览之名迹,夫亦可以陋阚姜(阚:阚湖,今慈湖;姜:慈城姜湖)……”
过去,荪湖曾经是古句章城、古鄮城、古慈溪城的所属地,在清雍正的《宁波府景图》中又毗邻于美丽的花屿湖,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常游雅吟之地,史料载:荪湖周边曾有勺泉亭,勺泉亭“因石穴中有泉侧出,饮之甘美者曰勺泉。浮图氏于其旁辟地为庐,而即名之为勺泉亭。”
还有“松声楼”、“夕佳亭”等。清翰林直学士袁桷写有《松声楼》一诗,作者笔下的松声楼:“层楼突兀观芸芸,万籁泬寥天地分……金钟风篁俨相答,有客掩耳元无闻。”
很多文人雅士在荪湖都被荪湖的美景所陶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除了上述胜景,据史料,以前荪湖周边还有许多庙宇,如大烈庙、莲花寺等。《慈溪县志》载:荪湖之滨有神祠焉……其庙额以为大烈云……闻诸故老,乃得所谓宋丞相祠云。记载中的“大烈庙”位于今荪湖水库坝口东南处,“大烈庙”有二大殿,庙宇四周高墙相围,门前有台阶、旗杆。其中一殿供奉菩萨,另一殿塑有文烈忠公即文天祥像,相传南宋文天祥流亡时,曾经此地,后被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庙也是荪湖当地民众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现大烈庙已毁。
荪湖边的莲花寺,因寺在莲花峰下而得名,光绪《慈溪县志》载:“峰下有寺,建于前代,毁于火……左有深涧,涧上有岩,形似莲花……山之号以是传,寺之名亦以是称也。”由此可知,莲花寺在明朝已因火灾而毁。据说“莲花寺”香火鼎盛时期,寺里每有货物运到,和尚们能从三四里远的河边手接手地把货物传递到寺内,可见当时寺庙规模不小,和尚众多。
岁月沧桑,时光飞逝,如今夕佳亭、松声楼、勺泉亭,还有“大烈庙”、“莲花寺”等诸迹,早已在岁月的风雨中消逝,我们只能在古人的诗篇、记载的史料中去寻觅它们的踪影,幸好美丽的荪湖还在。
图片新闻 | ||||||||||||
|
||||||||||||
|